元曲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元曲有哪些特点和风格

元曲有哪些特点?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初期特点: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张养浩等人的成就最高

中期特点: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suī)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特点:讲究格律辞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元散曲的简要特征?

从艺术形式上看,元散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但突破了诗词的格律约束;语言清新明快、自然朴实,有民间口语特点;表现风格讲究直率明快,毕露无遗,直述白描。从内容和思想方面看,元曲多有反映现实之作。当时的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元曲的反抗情绪最强,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这种情绪在怀古咏史和归田退隐之作中都有表现。元曲描写爱情的作品比历代诗词泼辣、大胆,描绘自然山水的作品虽不及诗词典雅,但有清新自然的特点。这些都是元曲艺术魅力之所在。

元曲有剧曲、散曲之分,剧曲又叫杂剧,是有完整故事情节。有唱词、宾白(对白独白)和科泛(表情动作)的戏剧;散曲又叫清曲,是依据某种曲调创作的工人清唱的曲词,仅从文字上看是诗歌。散曲又套数、小令和带过曲之别。小令是一韵到底的单曲,为了表现更多的内容,小令又可以带上一两首语之音韵相连的曲子,就是带过曲。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多首曲子连缀而成的有头有尾的一套组曲。由于元曲来自民间,所以历代文人都将散曲归于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技”,故收录成辑的并不多。隋树森先生辑录的《全元散曲》应当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书中收录作家218人,小令3885首,套数477片。以及部分残曲。元曲四大家的作品上中学的时候就接触的比较多,关汉卿的《窦娥冤》都成了玩笑:我比窦娥还冤呢。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窦娥是被婆婆陷害的,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连我老公都还知道:六月飞雪,窦娥很冤呢。冤得不能再冤了

元曲四大特点?

1、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2、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

3、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元曲是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