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项羽自刎乌江 如何看待项羽的失败

如何看待项羽?

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之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悲情英雄的形象,所以很多人都会项羽抱有些许的同情和欣赏,比如李清照就曾经写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颇有些人为项羽感觉到惋惜,作为英雄的项羽怎么会有垓下之围呢?为什么有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呢?

项羽是个可悲的历史英雄,本来确实是,问天下谁为英雄,非此君莫属。项羽得天下,本是情理之中,皆因豪爽少心计,面对刘邦这样的市井对手,一个出身贵族,光明正大。一个阴险自私,人品低劣。项羽最后还是入人圈套,一步步走向失败。项羽若得天下,中国古代史,应该比文景之治更光鲜。项羽是个心胸开阔的英雄,得天下,以项羽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也可共天下,不会诛杀功臣。

楚汉战争末期,项羽在垓[gāi]下遭遇十面埋伏,他带领800多人浴血奋战杀出重围。在汉军的一路追杀下,到达东城时只剩下28骑兵,身后却是几千汉军,按理说这个时候项羽已经走投无路,但他却没有选择自尽,反而带领手下冲入敌阵,斩杀百余人又将汉军逼退。(帝国的兴衰)铜墙铁壁的包围项羽都毅然突出,这一路奔逃也显示出他其实早有退守之意。但在乌江边上,眼看可以渡江逃回老家之时,他却留下慷慨遗言自行了断,这显然不仅仅是傲气使然,更为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呢?

在历史上,英雄从来都是打不过流氓的。但是,对于刘邦和项羽来说,并不能简单地用英雄和流氓来解释他们最终的命运。刘邦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刘邦后来和其大臣总结出了很多原因,比如刘邦的豁达大度、刘邦的知人善任,项羽的刚愎自用等等。这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根本上说,刘邦则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而项羽则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那么当时的历史潮流是什么呢?就是统一!

项羽得天下,不会有外戚专权,政权混乱。项羽失天下,是先败。刘邦得天下,先胜后败。刘氏天下,几乎易吕。吕后与刘邦,同道中人也,一丘之貉。而项羽心爱之人虞姬,美貌忠情,善良温柔。吕后所为,应该是虞姬所不为的。虞姬对项羽是真情,在她的身上所表现的是爱情高于一切,爱是无价的。项羽和虞姬,真正是一对风雨同舟的爱人。有虞姬这样一个后宫,项羽会施善政,爱臣民。不会出现吕后血腥的杀戮。

会师西进,鸿蒙宴上,他瞧不起刘邦,从没把此人当作是自己的对手,因为他觉得刘邦不配,他的生死其实是无所谓。骄傲自大,不纳范增的建议。入主咸阳,烧阿房,杀秦嗣,祸乱关中,失去民意基础,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他选择了霸道而非王道。而项羽虽也并非全是无谋,但有谋无奸,谋不赢人。也或是英雄本性从不屑“奸”,所以其终是败于“谋、奸”双全的刘邦集团。

最后点评:历史选择了刘邦而非项羽,说明带着仇恨的种子走不长远。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项羽缺乏仁义之心,又缺失民意基础,性格高傲,所以才刚愎自用,不喜建言,同时他又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将领,但不适合做一名政治家,缺乏政治眼光,他眼中的天下,就是楚人管楚国,齐人管齐国,缺乏大一统观,试想一下,即使没有刘邦的出现,天下岂不是又回到战国时代。

延伸阅读

对项羽评价?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 戏马台项羽像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按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人物。但如项羽这样铁血柔情的汉子却很少。万军包围,四面楚歌也打不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可虞姬的离去,却让他选择了死。战场上的纵横吟啸,面对伊人却柔情刻骨,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当之无愧的受后人景仰。纵观历史长河之内,英雄无数风流无尽,项羽的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从容舍身慰男儿之身,如此气节,在他英雄之躯訇然倒地之时,腾空而起,凌云直上,流传千里,催人至今。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

如何评价项羽的一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的的一生是豪迈的一生,同样也是悲壮的一生。

少年时代他与项梁一起看皇上游玩,曾言皇上可以取而代之,这让项梁刮目相看。后来二十四岁的项羽与叔父一起起义,为了扩大反秦队伍项梁派遣项羽联络桓楚。桓楚趾高气扬的说你能以一敌万我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起吗。

项羽先让桓楚的四位健壮的将士举鼎,但巨鼎跟生了跟似的,项羽撩起衣襟大步朝着巨鼎走去,握住鼎足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巨鼎被高高举起,而且是三起三落。但项羽最终失败了,她刚愎自用不听从忠臣谏言甚至屠杀手下残忍,他的手下有的被杀有的投于刘邦旗下,最终与垓下之战中被刘邦围的水泄不通,于乌江自刎。但项羽的勇猛果决,他的彼可取而代之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佩。

对项羽的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里,以无限饱满的热情歌颂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作用;而对于他最终的失败,司马迁寄予了极大的惋惜与同情。

古往今来,很多人和司马迁一样,认为项羽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千古英雄,也有人认为项羽其人残暴有余,如桀、纣再世。

韩信认为项羽的勇猛和仁爱强于刘邦

韩信在项梁起义时投到了项梁军下,而后项梁战死,韩信顺理成章跟了项羽,项羽封他为一个侍从。韩信曾多次给项羽献计献策,但项羽都未曾采用,无论是项梁还是项羽,都不曾重视过这位军事奇才。

后来汉王刘邦率领部下入蜀时,韩信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不过此时刘邦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韩信的伯乐是萧何,萧何从平日与他的谈话中认为他是一位国士无双的天才,于是极力推荐给刘邦,让刘邦拜其为大将。从此,这位军事天才才迎来了自己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找韩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韩信说出了自己对项羽的评价,在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里,项羽各方面都是比刘邦厉害的。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翻译过来是:韩信问汉王说:“大王您想一下您的勇猛、仁慈,以及您军队的强盛,比起项羽如何?”汉王沉默许久,说:“我比不上他”,韩信起身,向汉王拜了两拜,表示欣赏刘邦的自知之明,说:“我也觉得您比不上他。”普通人听到韩信这么说后的反应,好在刘邦是个特别能听进别人劝谏的人

扩展资料:

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 ,项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为什么历史对项羽的评价比较高?

项羽自打起兵反秦,经历无数次战役,除了最后那次被刘邦大败之外,几乎从无败绩。可谓勇武无敌。

也正因此,清朝女史学家李晚芳才对其评价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其实不只是李晚芳如此评价,很多熟悉项羽生平的人士基本都是这样评价。人们之所以对他有这样高的认识,主要源于他生平创下的那三项世界第一。项羽历史地位为何如此高?因为他创下三个世界第一,至今无人超越!

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项羽的评价我总结为:凶残且背信弃义,有妇人之仁而又武力值爆表的“痴情”汉子。

项羽并没有真正的做过皇帝,但是司马迁在作《史记》的时候,却高看他一样将项羽列入本纪而作《项羽本纪》,这可以看出项羽的历史地位。他不仅个人的武力值爆表,还带领六国军团灭了暴秦。

尤其是太史公在巨鹿之战中对项羽的描写,将他的作战之英勇,决策之精妙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显现出项羽的“霸王”之气!正是太史公描绘的巨鹿之战,而将他神化,捧项羽上了神坛,成为一代战神。

后来,经过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的渲染,如今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这一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正如大诗人李清照所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一切对项羽的描述,可以说完全符合了中国文化中对“英雄”这个词的解释。

但是,后世对项羽的关注多在与他“英勇”的一面,却少有人去关注他“阴暗”的一面!

司马迁在神化项羽的同时,好在没有完全违背一个史官该有的客观公正。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同样对项羽做了另一面的评判,他如此记载道:

“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信,奋其私智而不师青,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太史公这是什么意思呢?

项羽违背了当初与诸侯王的约定,背信弃义废楚怀王而自立为王。他自持灭秦功高而不效仿古人,导致诸侯叛离,所以楚怀王也说项羽简直是“剽悍猾贼”!这一点可以概括为项羽:无信且自傲自负。

其次,项羽大半辈子征战沙场,要评价他那就不得不看看他在战争中的行为。因为战争有时候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性。

“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这是《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项羽第一次对襄城的大屠杀。其实,不止这一次,在《项羽本纪》中一共记载了六次关于项羽的屠杀事件:

第一次是襄城的屠城,坑杀了襄城全城士兵跟平民。

第二次是城阳大屠杀,同样杀光了抵抗自己的全城平民(这次屠杀参与者还有大汉的建设者刘邦)。

第三次是新安大屠杀,也是最著名的一次,坑杀了章邯率领的秦军降卒20万余人,最后仅留章邯,司马欣跟董翳三人活口。

第四次进入咸阳后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不计其数,并大掘墓,烧毁古法典籍无数!这次破坏不仅是对生命财产的一次大破坏,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上的的一次浩劫

第五次便是破齐后的大屠杀,坑杀了田荣降卒数目不详,硬是逼反了复辟后的齐国。

第六次是外黄大屠杀,不过因一个少年的利害说辞,最终好不容易放弃了。

以上可以看出,项羽凶残程度在历史上也能排的上号。关于这些,我只能用一个词概括:凶残!

最后一点就是项羽的“仁慈”:妇人之仁

韩信曾这样说过项羽:

“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韩信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说项羽任人唯亲,不会任用有能力的人,这也是他最后败与刘邦的主要原因。韩信当面跟随项羽,根本得不到重用,所以才投靠了刘邦。

但是项羽却对下属非常关爱,下属生病了他能心疼的流泪,但就是不给你实质性的东西。正如史记中记载,项羽对于有功的人,授印在他手中把玩的没了棱角,他也不舍得赐予他人。

这一点就可以总结为项羽:妇人之仁。太小家子气……

文章的开始对项羽的总结中,痴情一次加了引号,是因为这一说法有待考证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困。此时他大势已去且有四面楚歌,面对心爱的女人虞姬,项羽在军帐中饮酒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如果单从文学角度来讲,这首歌写得还真不怎么样,但是结合历史背景解读起来,又觉得这首歌的确苍凉悲壮,情思也缱绻悱恻。

这就是《垓下歌》,没想到这位凶狠残暴,经历惯了沙场生死的汉子,竟然也对自己深爱的虞姬表露出了儿女情长,发出了英雄气短的哀叹!随后,虞姬也是拔剑起舞,自刎与项羽怀中。这才成就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项羽的“情”也是由此而来。

但是,《垓下歌》这首诗在正史中并没有出现!

这是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而来。而《楚汉春秋》是汉初陆贾所作,本诗从此处出现,从史料来源上来说,倒也没大问题。但是有人认为汉初的五言诗不应该如此工整成熟,有些怀疑它的真伪。并且《楚汉春秋》为一部杂史,史料价值也相对有限。

所以,对于项羽与虞姬的凄美爱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常见,是否符合史实有待考证,所以关于项羽的“痴情”这一人格,姑且用了引号。

综上,我们纵观历史史料的记载来评判,可以项羽说既有战场之上万夫不当的气概,也有杀人成性的凶残;背信弃义的小人作风跟他自傲自负的性格,最终让这位秦末战争中脱颖而出的楚国将军含恨江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