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教学理念 石壕吏教学过程

石壕吏的教学理念?

石壕吏教学理念有以下三点

1、在多重对话中理解文本: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朗读、品味语言和文本进行对话;通过体味杜甫情怀与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有创见性地探究与生活进行对话;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在多重对话中达成教学目标。

2、在主问题导学中推进流程:抓住三个关键词“历史”、“苦难”、“情怀”,设置总领全局的主问题,在逐层推进中实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经典,达成教学目标。

3、在经典积淀中拓展资源:教学中灵活渗透杜甫及杜甫名作的文学教育,让学生体味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让“圣人情怀”滋润精神的沃土,涵养心灵的华彩。

延伸阅读

石壕吏的句式特点和押韵

《石壕吏》的每一句都是五个字。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押韵。只有个别的句子是押韵的,押的是u的音。

石壕吏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1.以精炼的叙述和描写渲染差吏捉人的气势;

2.在老妇哭啼的语言中暗写差吏捉人的情状;

3.将主观的评价和深沉的感情寓于事件的叙述之中;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石壕吏中心思想与3个层次?

《石壕吏》作者,唐代诗人杜甫

中心思想: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可分为3层.

1.“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为第一层,意思是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已有两个战死;

2.“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为第二层,意思是家中只有还吃奶的孙子和他的衣不蔽体的妈妈,再也没有能上战场的人了;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为第三层,意思是老妇请求差役让自己到河阳应征,为部队准备早餐.

《石壕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首,叙述了差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残暴官吏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扩展资料:

唐代杜甫《石壕吏》,原文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赏析石壕吏构思精巧的特色?

石 壕 吏

一、鉴赏要点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二、《石壕吏》的构思艺术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

石壕吏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首叙述诗按故事情节可分为哪几部分?

《石壕吏》作为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是一首五言古诗。该诗讲的是杜甫路过,亲眼见到石壕村的官吏趁着夜色捉拿贫民百姓去服役的故事。

全诗按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局四个部分。

第一、开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开端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及人物:诗人杜甫傍晚十分借住在一个叫石壕村的地方,不曾想到了夜里竟然有官差衙役到村子里来抓壮丁去服役。

第二、发展:老翁逾墙走……妇啼一何苦

那家人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以及儿媳妇和嗷嗷待哺的婴孩,老头子见状悄悄越墙逃走了,老妇人不得不走出来查看情况。差役对着老妇人凶狠地吼叫着:“赶紧把家里的男人们都叫出来!”老妇人只能凄惨地啼哭着。

第三、高潮:听妇前致词……犹得备晨炊

杜甫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对差役说道:“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去了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

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可是连一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根本没办法出来见人。

老妇人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你们连夜赶回营去吧,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第四、结局:夜久语声绝……独与老翁别

夜已经很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只剩下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诗人即将踏上前行的路,却发现老妇人真的被差役们带走了,只能同老翁一个人告别。

总结

这首诗不仅揭露出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而且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发的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石壕吏》是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是杜甫创作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

  一、情节:利用人物对话。

  这在《石壕吏》中占着主要的地位,是全诗最精彩最动人的部分。对话本身是否写得成功,就看是否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石壕吏》中老妇的那段对话可以说是非常之精当、成功的。老妇在当夜说过不少的话,杜甫概括成为十三句。这十三句,可分三层来看。“三男邺城戍”五句是第一层。老妇最初以为差吏总不能没有一点良心,所以一开口便诉说已送出三个儿子,不应再捉人,语带哀求,情感也是沉痛的。“室中更无人”四句是第二层。差吏既不讲情理,哀求已告无效,怎样办呢?骗他一下,让他知道要捉也无人可捉吧。为了骗取差吏的相信,把话反说得特别肯定,同时把家中人口仿佛一个不漏似的摆出来,好瞒了那个有被捉资格的老汉。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妇这时的心情已由悲痛转为愤恨。(“有孙母未去”一句,意思只在说明家中还有个媳妇,因为丢不下孩子,还没走。有人把“去”解作改嫁,有人认为指去服兵役。后说固无据,前解也似乎不近情理。一则“二男新战死”,再则这一地带连“中男”都拉光了。这个“去”字没有必要去咬定)“老妪力虽衰”四句是第三层,也是老妇最后的话。差吏还是不走,也许他在想:没有男人有女人。怎么办?这时老妇转而恨起胡人来了,都是他们不好,以至弄到这步田地,自己的三个儿子已有两个丧在他们手里,消灭他们,倒也应该。但再一想,老汉去不得,一家不能没个男人;媳妇也去不得,去了孙子得饿死。要去还是自己去吧。于是心一横,挺身而出。由于悲痛之极,心情转趋平静,所以这几句话说得很坦然,很理智。虽说出于无可奈何,但其中含有爱国精神,也是不容抹杀的。浦起龙说:“偏云力衰备炊,偏不告哀祈免,其胆智俱不可及。”(《读杜心解》卷一之二)这话也是有见地的。为了显示老妇思想情感的发展,和与这相适应的语调的变化,杜甫有意识地押了不同的韵脚。由于语言的个性化,这段对话就显得特别生动,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体裁:用自传体。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但就它记载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个生活片断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是作者自传中的一页,一篇日记。杜甫在这里所以要用自传体,是为了便于把自己放在这一事件的见证人的地位来证明所讲的是他亲见亲闻的事实,从而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果只是单纯地从结构的角度来理解“暮投石壕村”“天明登前途”等句,说是以投宿起,以告别终,有首有尾,交代清楚,那还是皮相的看法。

  三、表现:藏问于答。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练,全诗120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四、语言:精练含蓄。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投”字非常含蓄。不仅说明了投宿这件事,而且描绘了投宿者在一种急遽的情况下来投宿的形象。这样,也就暗示出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头,行路人有更多的“落日恐行人”的感觉。紧接着就点出主题:“有吏夜捉人。”非常概括,非常紧凑。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最富有含蓄意味的是诗的最后两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在人家里住了一夜,眼看着人家的老伴被捉去,临别的当儿,就这样心安理得地径自走了,连一句安慰话也没有吗?可是,你叫诗人怎样说呢?这诚然是伤心惨目的事,但又正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你又能说些什么呢?这一家人的命运是看得见的,你安慰安慰又有什么用?所以,从这两句看来似乎很冷漠的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的一种难言之痛和吞声之泪。读完这最后两句诗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更高涨,我们的想象更驰骋开了,并没随着诗的完结而完结。

石壕吏手法

一 寓褒贬于叙事。这篇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却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分明,倾向性十分强烈。这强烈的倾向性,不是由作者说出来的,而是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这样,就既节省了许多笔墨,又避免了概念化的缺点。
二 高度概括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有吏夜捉人”,这是对整个事件的高度概括。“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又对“捉人”的一方与被“捉”的一方的不同表现作了高度的概括。“吏呼一何怒”,这是不顾人民的死活,硬要“捉”;“妇啼一何苦”,这是对“吏”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力求免于被“捉”。经过这样的高度概括,矛盾冲突的性质已揭示得一清二楚,而矛盾冲突将如何发展,则紧扣人们的心弦,引起了读者的无限悬念。接下去,即对矛盾冲突的发展和结局展开了极富感染力的具体描写。
三 藏问于答。作者在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凶暴,却于老妇“致词”的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藏问于答。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