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
发生在公元前353年、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之战,也叫桂陵之战。当时,齐国为了解除魏国对赵国的围攻,听取军师孙膑的建议,采取“批亢捣虚”即避实击虚的战法,出兵直指防备空虚的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桂陵地方大败魏军,解了赵国之围。
◎战国初期,魏国是一个强国,其疆土主要有今山西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陕西一部分。为了扩张势力,魏国多次向邻国发动兼并战争。而魏国东面的齐国,到齐威王时,也由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而国力增强,成为与魏国抗衡的大国。魏国向东扩展,齐魏两国矛盾日趋激烈,多次发生战争。
◎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与齐是盟国,邯郸危急,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不要出兵救赵?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讨。齐相邹忌主张不出兵。齐将段干朋则主张先出兵一部,进攻魏国襄陵,加以牵制,等到赵、魏两军打得精疲力竭,然后再出兵救赵。齐威王采纳了段干朋的意见。
◎公元前353年,魏军攻下邯郸,齐威王认为出兵救赵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趋邯郸,进攻魏军。孙膑建议说:要理清乱丝,不能握拳硬打;要解开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搏斗。派兵解围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能硬碰硬,而是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撇开强点,攻其弱点,避实击虚,使敌感到形势不利,后顾之忧严重,自然就会解围。现在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我们应该迅速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其防备空虚的地方。这样,魏军一定会回军自救,我们就可以既救了赵国,又使魏军疲于奔命,便于一举将其击败。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率军直趋大梁。都城危急,魏军果然急忙从邯郸撤退回救。当撤至桂陵,与齐军遭遇,疲惫不堪的魏军大败,赵国之围也随之解除。
延伸阅读
声东击西故事完整版?
胜战计——声东击西,《三十六计》第六计。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原文】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④。
注释:
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料,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④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既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的方向和攻击目标,全句译为:敌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对我方有利,应乘机进攻、打击敌人。
【声东击西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雅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声东击西故事】
一、班超对抗匈奴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
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声东击西想象一个故事?
从前,八路军和日本鬼子打仗,八路军为了调虎离山,掩人耳目,决定引开敌人视线,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
然后,八路军兵分两路,一路小部分在日本鬼子驻扎的东边放枪,然后日本鬼子调集大批兵力去东边打仗。
另一方面,八路军的大批人马向日本鬼子的西边进攻,打得日本鬼子促不急防落花流水。
韩信与魏王豹的成语典故?
声东击西经典故事,韩信声东击西活捉魏王豹
声东击西,顾名思义,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巧妙诱敌,造成错觉乘机歼灭敌人的策略。
战争中地方的指挥乱成一团,不能判明和应付突然变故的发生,这是:潭水高出地面,随时有溃决危险的征象。必须利用敌人失去控制力的时机而将它消灭。
吕蒙 声东击西?
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久战蜀国大将关羽不胜,吕蒙便于主公孙权商议对策,二人用声东击西之策巧胜关羽,于是主帅吕蒙装病辞帅休养,换成庸人假作主帅,关羽便放松警惕防守松散。
孙权一边把吴军士兵化妆百姓蜀军营地潜伏下来,一边暗中联合曹操,让魏军攻击蜀军。
孙权看蜀魏两军相战,准确抓住时机猛攻关羽军队,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军队活捉处死。
声东击西,故事?
声东击西
【拼音】shēng dōng jī xī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
【出处】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淮南子·兵略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相近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生活中声东击西简短故事?
从前有两堂兄弟一起去河边钓鱼,走到一半路时,弟弟对哥哥说:“哥,我有东西落家里了,你先去我随后就到。”
弟弟快跟回家告诉婶婶哥哥掉河里了,婶婶背了一扇门说去抬哥哥,弟弟又快跑到河边告诉哥哥他家起火了,哥哥往回跑,半跑遇到自个儿娘,听说咱们家起火了,你为什么只拿扇破门,嘛听说你落河了,哎呀着骗了
声东击西的故事完整版?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
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
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
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