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敬业老师有哪些例子?
2021感动中国老师事迹篇一
雷江荣教师从事训练工作20多年,虽然她没有得到过多少荣誉,但是她在同学和同事的心目中却被评价为“最好的教师”!雷教师做事洁净利落,走路快步如飞,急急匆忙地行进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她把有限的时间都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训练事业,献给了她同学和家人。如今,面对她的突然去世,面对她短短的42的人生,她的同学和家人都为她感到难过落泪。
二、张桂梅老师
张桂梅的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奉献,而且她还推动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帮助了很多女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想,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她就像一束希望的光,保留了很多孩子的梦想,而且他自己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学校当中的模范作用,并且她自己本身也非常的简朴,把能省下来的钱都留给了学生和教学,而且他身上的这种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深深的感动了很多人。
延伸阅读
中国近代先进教师及其事迹?
你好。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八级大地震,一瞬间地动山摇,山河破碎。四川省北川县东汽中学班主任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天花板向下倒塌的一刹那间,把身边的四个学生保护在自己的身下……四个学生活了下来,谭千秋老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为好老师点赞!
江苏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把青春奉献给护理教育事业——记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教师孙海燕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我愿意把青春、热血与生命,奉献给我所热爱的护理教育事业。”1983年出生的孙海燕,在护理教学一线岗位工作已13年,今年获得“江苏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2006年,孙海燕毕业后进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工作。刚工作不久,一件事改变了她原本定居南京的计划。“这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从夜里10点到凌晨4点,我看着那个出车祸的女士心跳从仍有起伏到变为一条直线。”孙海燕回忆道,病人家属难过的场景让她深受触动。
“我一定要努力挽救每一个生命。”2007年,孙海燕毅然放弃三甲医院的优厚待遇,来到位于盐城的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当了一名老师。“我能帮助的人终究有限,但我培养的学生越多,得到帮助的人就越多。”
“孙老师教案做得很好,她说教案就是地基,地基打好了,课才能上好。”“孙老师就是‘行走的教科书’。”“孙老师总会把课程知识整理成思维导图发在班级群里,让我们预习复习。”这些年来,对于孙海燕的工作能力,学校师生们给予一致肯定。
2019级学生谭洁对一堂课印象深刻:“那节课学习哮喘方面知识,孙老师闻了一下讲台上的花,突然模拟出哮喘发作的样子,让我们对她进行救护。这样的教学,让我们记得非常牢固。”有一次,孙海燕到五楼教室上课,走急了累得直喘气,进教室后第一句话就问:“老师现在的心功能几级?”有的学生赶紧翻书,有的学生脱口而出级数,孙海燕随后纠正解释,讲解现在喘气所处状态、应如何解决,再巩固上一节课知识。孙海燕的学生渐渐习惯了这种沉浸式课堂,越来越沉着应对课堂上各种“出其不意”。
2015年,孙海燕患上风湿性心脏病。那年冬天,她肺高压引起咳血,丈夫董礼紧张不已,催促她尽快就医。临近学期末,为了不耽误学生们学习,孙海燕坚持到寒假才去医院。
“生病之后觉得时间太有限了,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就要拓展生命的宽度,尽可能多做些事。”2016年1月,孙海燕盘腿坐在医院病房走廊的病床上,一边咳嗽一边打点滴,还在电脑上整理教学资料,时不时跟其他老师电话沟通课程。董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默默用手机记录下那一幕。
这年4月,孙海燕经常咳血,董礼想方设法联系上北京的医院,准备带她去做手术。他来到孙海燕的办公桌前替她整理东西,无意中翻开抽屉发现她在日记本上写着:“这次是我第二次进行开胸手术,医生说风险很大,如果有什么不幸,我希望把遗体捐给学校,为医学事业做最后一点贡献。”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夹在其中,这是董礼第一次见到这张卡,而孙海燕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所幸的是,手术顺利。
“我希望成为像她一样优秀的人。”这是孙海燕的学生们常说起的一句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许多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主动请缨支援湖北抗击疫情。“感谢孙老师坚守初心的叮嘱,让我有勇气决定去武汉支援、肩负起一名护士长该承担的责任。”2010届护理15班的李晓梅正是“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
“他们在一线会时不时给我发消息,有的凌晨两点才有空回我信息。我很心疼,同时也为他们骄傲。”谈起学生,孙海燕眼里闪烁着光芒。“我的付出很有价值,教师这个岗位虽然平凡,但是培养了很多学生,能在国家危难时献出自己的力量。”打开与学生的聊天记录,翻看那些视频照片,孙海燕满脸欣慰。
对家庭照顾不多,让孙海燕感到愧疚。“我身体不好之后,孩子都没怎么管过,最常说的就是让他‘找爸爸’。”她说,10岁的儿子董浩云很懂事,平时自觉写作业,在父母忙碌时能自己热饭吃。孙海燕不知道的是,董浩云一直把妈妈看作自己学习路上的榜样。
2016感动中国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最美教师支月英详细感人事迹: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守望承诺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5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撑起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
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刘燕,女,中山市石岐杨仙逸小学副校长,广东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刘老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一位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既有高尚师德又具备精良业务素质的教师。
她具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精通业务,严谨治学,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课堂教学体现了个人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参加全国、省、市教学评优课多次获奖,曾获全国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获全省一等奖7次。她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在被选派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期间,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并有多篇获得省、市的一、二等奖。
刘燕老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她主持的科研课题——“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中的小学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研究”荣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该课题探索出了一套合理的、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实施,学校营造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每个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师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团队合力,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提高。
她还主持了中山市规划课题,“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创造个性关系研究”, 通过对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和创造个性的调查,探讨家庭教育状况与小学生创造个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有利于小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家庭教育方法,对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建议。该课题获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论文奖。
目前,刘燕老师正在主持开展“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学习研究”。该课题初步探索出了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受到数学老师的好评。课题还没有结题,老师们已经开始采用该方法实施和组织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学生欢迎。
刘燕老师在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显著的贡献,她指导的青年老师在全国、省、市各项数学教学评优活动中多次获奖,她本人也被评为省的优秀指导老师。她带领的数学科组教学成绩优异,被评为市的先进数学科组,他们多次接待香港和外省市的教育考察团,获得极高评价。2008年五月份,香港中文大学组织十九所香港小学的校长、数学课程领导到杨仙逸小学进行数学教学交流。之前,他们在多个场合直率的表示:香港的数学教学比内地的强。可是当他们听了仙小数学科组刘燕老师指导的两节数学课后,连连赞叹:“太精彩了!”。他们坦诚地说道:“这两节课改变了长久以来对内地数学教学的偏见”。香港及外地市学校的数学教师纷纷慕名前来听课和学习。
从教21年来,刘燕老师始终走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承担实验探索、示范指导等工作,成为了教师队伍中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在省、市小学数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她被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聘请为客座讲师,每学期均为中山市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观摩示范,她的讲座及课堂教学受到了教师进修学院老师和进修教师的高度评价。做为中山市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成员,她积极承担教学研讨、送课下乡、试卷编写、课外习题集编写等工作,工作质量高,效果好。担任石岐区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组长,刘燕老师积极组织和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促进区内各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均衡发展。她还亲自到其它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为老师上示范课。刘燕老师以精湛的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获得了同事、家长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她倡导的“和谐教学,快乐课堂”活动,引导老师以快乐、健康的心培养快乐、健康的人,引导教师、学生共享情感和智力发展的双重喜悦。
由于教学业绩显著,刘燕老师先后被评为中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岗位能手”,市“先进工作者”,市“教育名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区“名教师”,获“吴桂显教育基金优秀教师”
近几年感动中国教师事迹?
卢永根: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感动事迹:
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夫妇将毕生积蓄8809446元转入华南农业大学账户,学校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教授的秘书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卢丽安:际会中兴日,四海两心知
感动事迹:
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几年下来,卢丽安成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 卢丽安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十九大会议结束后,“卢丽安效应”在台湾及大陆蔓延。
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感动事迹: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全国十大优秀班主任?
事迹】符永龙,高中物理教师。从教多年,他一直与学生共同成长,与团队老师共同进步。他所带领的班级多次荣获“先进文明班”荣誉称号,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了3个800+和29个700+的辉煌成绩。他带领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国家级三等奖5名,省级一等奖13名。
【颁奖词】可敬可赞,教学之路上挥洒着您的青春和才华;亦师亦友,育人之途中流淌着您的辛勤和奉献。您是一江永不疲倦的流水,荡涤孩子们的灵魂;您是技艺精湛的指挥家,让颗颗心灵演奏出一曲曲成长的交响乐。
【事迹】吴天忠,高中物理教师。从教21年,教学成绩斐然,培养出2个理科第一名,几十个清华北大学生。连续五届培养出物理单科第一名。近两届所带的班级均有全省第十名,2020年高考800分以上4人,一个北大,一个清华。在20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把爱、责任及陪伴贯穿其中,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不放弃任何一位后进生,尽所能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当高一(1)班班主任以来,该班两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其担任14年的物理竞赛教练,培养出一个全国银牌,几十个全国铜牌及省一等奖。
【颁奖词】您用双肩称起整个班集体的重量,您用责任的砝码使情感的天平始终向学生那端倾斜。高考的重担没有消磨您坚强的意志,工作上的劳顿没有阻缓您努力向前的步伐。祝贺吴天忠老师荣获十佳班主任称号!
【事迹】王伟,高中生物教师。班级管理中,她坚持“爱”字当头,传递正能量,安排学习委员利用班会,将学生分组,进行“励志”“好人好事”故事分享等,班级管理卓有成效。五年班主任生涯,连续四年获评“先进班主任”。所带的11班作为普通班,高二、高三两个学年,班级宿舍评比多次获得“星级宿舍”荣誉,期末宿舍评分均为满分,该班也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高考成绩突出。
【颁奖词】您痴心这份事业,行走在数尺杏坛,孜孜求索,勤恳严谨;您忠诚这份事业,以平凡和朴实,诠释了师者的责任和荣光;您信仰这份事业,以真心和爱心,始终传递给学生无穷的力量。
叶穗,高中数学老师。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她本人也多次获得“先进班主任”称号。2019年高考中,其所教班级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数学单科700分人数位列当届普通班人数首位;所教2022届普通班的数学均分常居普通班第一,班级均分常居普通班前列;所带2022届国际班数学IG成绩A率达到47.2%;A Level成绩获得54%的A率,B以上达到74%。荣获2019年海南中学教坛新秀,海南中学第15届百花奖
陈青美,高中生物教师。她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她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欣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所带班级团结向上,富有凝聚力。作为班主任,她组织钱学森班的学生学习钱学森同志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组织学生观看卫星发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她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引领学生树立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研精神;她组织学生开展“一路有你,快乐同行”骑行活动,引领学生热爱运动、健康生活。
蒙美燕,高中政治教师,曾获“海南省中小学教学能手”“海南省中小学教坛新秀”“感动海中集体奖”“海南中学十佳教坛新秀”等称号。在班主任工作中,她认真负责,热爱学生,秉持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用赞赏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营造有爱、快乐、进取的班级氛围,深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先进班级”称号。
黄佳翔,初中历史教师。自毕业就担任班主任,一直秉承“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与活动中”的理念,在班主任工作中勤勤恳恳,积极向有丰富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学习,力求发挥学生的潜能,送更多的孩子考上海南中学高中部。在2021年中考中,所带班级有25人考取海南中学高中部,所任教班级的历史学科达A的人数名列前茅。在教学方面,他虚心求教,积极进取,在2021年海南省初中历史课堂评比获得二等奖。
刘燕燕,初中地理教师。担任班主任16年,爱生如子,甘于奉献,有教无类。所带班级班风优良,学风端正,她提出的“抬头做人,埋头学习”的要求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她倡导“严谨、求实、启智、育人”的教风,并不断加强自身师德,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国家、爱社会、爱他
9.尹海燕,初中生物教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师生关系融洽,每学期均被评为校先进班级,她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她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施与爱心、用心沟通,用人格和智慧培养情感;慈威并重,刚柔相济,用尺度和温度营造和谐氛围。她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发挥好纽带作用,并加强家校合作,充当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10.王吉燕,初中生物教师。入职3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日常的教学中,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所带班级管理稳定有序,师生情感融洽,思想健康向上,学习气氛浓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各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所任教班级整体成绩名列前茅。所带班级在2020-2021学年度中连续两学期被评为先进班级,她本人也荣获“先进班主任”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