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名词解释历史意义 三十年战争时间

解释一下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延伸阅读

公元十六世纪,早已覆灭于奥斯曼帝国之手的拜占庭流出了早期拉丁文版的《圣经》,这些最初的基督圣典在欧洲的宗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其内容和意大利教宗所流传的《圣经》有着显著差异,直接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彼时,欧洲社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迅速成长起来,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随着封建战争的演变,民族主义观念的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呼声愈演愈烈;文艺复兴的推动,宣传个人自由平等欲望,提倡竞争进取和科学求知,为人们挑战天主教会提供理论思想依据;而教会的腐败、黑死病的蔓延,也为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公元1517年,在深陷分裂的德意志地区,传教士马丁-路德在节日上张贴了著名的《九十五条纲领》,由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大幕。

在之后五十余年的时间里,各种“新教”如雨后竹笋般,遍及英格兰、荷兰、瑞典乃至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些邦国。在这种情形下,以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两者均为哈布斯堡王室统治)、波兰为首的天主教传统势力对此相当忌恨,皆对新教势力意欲除之而后快。而新教国家多是新兴的民族国家,他们也欲击败哈布斯堡王室谋求欧洲霸权。于是,在各种复杂原因的促进下,于十七世纪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争霸战争,几乎波及所有的欧洲国家,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同时一些新战术、新武器也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说直接推动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下面,就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这场“三十年战争”的始末吧。

一,战争导火索——宗教改革的余波

 

公元十五世纪,在波希米亚王国(捷克前身)爆发了传教士胡斯所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遭到天主教势力的镇压,由此引发了杰什卡领导的“胡斯战争”(详见《自由的哀歌——浅谈胡斯战争》),但最终还是被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所镇压。虽然如此,捷克人民追求宗教和政治自由的斗争始终不曾停歇。

公元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二世登基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同时也成为波西米亚国王,他是狂热的宗教信徒,对新教深恶痛绝,自上任起便大肆迫害新教信徒,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在公元1618年的一天,布拉格爆发起义,一如当年的胡斯战争。起义者们攻陷了当地的政府,将天主教官员扔出了窗外。

斐迪南立刻派兵镇压,但波西米亚人民已经推举同样信奉新教的德意志邦国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国王,组建新政府,宣布独立,并于帝国军针锋相对。三十年战争由此爆发。

二,哈布斯堡家族的攻势

战争初期,旧有的天主教势力无疑更具优势。

 

公元1619年,帝国平叛军被起义军挫败,退往布拉格郊区。斐迪南一方面伪装谈判,另一方面加紧集结军队和寻找援军。此时,同样深信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受命来援,与帝国军夹击,最后击退了起义军。

斐迪南立刻带领军队进行反攻,这一次,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帝国军攻入布拉格,将这次起义扑灭。而起义军的主力退往郊外的白山,在此和帝国军决战。

帝国军方面的蒂利伯爵是一位优秀的将领,而他手中掌控着一支久经战斗的佣兵军队,在这场会战中,他很快将对手击败。临时国王腓特烈五世流亡荷兰,新教军队被迫求和,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

三,战争扩大

神圣罗马帝国为代表的天主教势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这也引发了欧洲其他新教势力的警惕。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由法国牵头,英国,荷兰,丹麦共同组成了反哈布斯堡同盟。

战争第一阶段,由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直接出兵,其余盟友提供支援。在战争之初,面对新教军犀利的攻击,帝国军方面,除蒂利伯爵外几乎全线溃退。

在这危难之时,斐迪南启用了波西米亚人华伦斯坦担任帝国军总指挥,在华伦斯坦和蒂利伯爵的合作下,帝国军终于扭转了战局,并在德绍桥战役和沃加斯特战役连续击败新教联军。最终在1629年,丹麦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吕贝克和约》,保证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务。战争第二阶段结束。

三,战事逆转

瑞典王国的参战是这场战争的分水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亦称古斯塔夫·阿道夫)是当时少有的名将。同时,他也是一名天主教徒。

古斯塔夫通过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使用多兵种混合编制,同时采用“征兵制”,训练了直属于王国的比较近代的常备军,不管是士气还是战斗力,都比同时期的封建募兵和雇佣兵要强上很多。

公元1630年,在法国的资助下,瑞典正式介入战争。同年,古斯塔夫出兵德意志北部的波美拉尼亚,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

 

1631年9月,帝国军的名将蒂利伯爵在布莱登费尔德战役被古斯塔夫击败,帝国军全面溃退。次年古斯塔夫进攻哈布斯堡的铁杆盟友巴伐利亚,蒂利伯爵在防守巴伐利亚的战斗中被瑞典军击杀。

危难之际,已经成为帝国皇帝的斐迪南二世重新启用了被其贬斥的华伦斯坦。华伦斯坦不负众望,在连续挫败古斯塔夫几次后,在1632年11月与古斯塔夫在吕岑展开决战,此战是三十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瑞典军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失去了主帅古斯塔夫国王。华伦斯坦虽然战败,但实力尚存。之后华伦斯坦通过一系列战役终于将瑞典逼退,但功高震主的他随即被斐迪南二世派人暗杀。虽然华伦斯坦死了,但是古斯塔夫的死造成了新教同盟的分裂,帝国军乘胜将瑞典军至波美拉尼亚,并迫使瑞典的盟友,新教诸侯萨克森和勃兰登堡在1635年签订了《布拉格和约》。战争的第三阶段结束。不过,帝国方面很快就将品尝到自毁长城的恶果。

四,最终失败

面对新教军屡战屡败的不利局面,一直隐于幕后的法国决定出手,法国宰相黎塞留亲自领军和哈布斯堡控制下的神圣罗马帝国与其盟友西班牙对垒。

神圣罗马帝国首先采用夹击的战略来对付法国远征军,但遭到了失败。法军又把进攻矛头指向西班牙,支持加泰罗尼亚人起义反抗西班牙的统治。同时,法国海军和荷兰海军在1638到1639年的两次海战中连续击败西班牙海军的无敌舰队,使曾经的欧洲霸主西班牙海军沦为二流海军。1643年5月,法国陆军的“双子星名将”杜伦尼子爵和孔代亲王合力在罗克鲁瓦战役击败西班牙,从此法国陆军取代西班牙陆军成为了欧洲第一流的陆军。西班牙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基本退出了战争。

这一时期,瑞典军队也开始反攻。他们击败了背叛同盟的丹麦,和法国夹击哈布斯堡。1648年,法国与瑞典的联军在兰斯战役重创帝国军,哈布斯堡已经无力再战,被迫求和,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正式结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