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是什么体裁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译文?

译文:

啊!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

《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无人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于是作《伶官传》。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

 

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

 

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抑后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新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有一篇文言文叫《五代史伶官传序》,其内容就是以前语文教材中的《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好好的标题,为什么要改为看起来并不好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呢?

编者没有任何解释,我只好分析加猜测。

先看课文注释:“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这就怪了!稍有文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五代史》与《新五代史》并不是同一本书,那么,《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序》为什么要冠以“五代史”之名呢?这不是常识错误吗?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审者应该都是饱学之士,不可能做有违常识的事吧。

即便不说文史常识的问题,就标题的常识也说不通。《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尚且要写成“新五代史•伶官传”,书名和篇名之间要用间隔号,《伶官传序》只是《伶官传》这一篇文章开头的短序,怎么能与“五代史”直接相接,连间隔号都不用。

实在想不明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