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十二金钗之首,也是很具有争议的人物。
爱黛玉的人,觉得她坦率可爱,聪慧敏锐;讨厌黛玉的人,觉得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那么,黛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总结来看,她的优点有五处。
一、才华横溢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被称为“咏絮之才”。
咏絮之才的这个典故,和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关。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也是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被誉为有着“林下之风”的女子。
“咏絮之才”,被后人用来形容诗文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而对于黛玉而言,诗词就是她的生命。
《葬花词》凄美决绝,《题帕三绝》缠绵悱恻,在书中,黛玉仿佛一个文化符号,是生活在俗世里的隐士。
比起礼教下的等级尊卑,黛玉仿佛东晋名士那般,不屑世俗规矩,反而尊重人身上最本质的东西。
在潇湘馆里,婆子们可以旁听主子们的闲谈,还能凑上来一起聊天;没什么体面的丫鬟婆子也能得到不菲的赏钱;紫鹃可以和黛玉推心置腹;侍妾出身的香菱,也能跟着黛玉学诗……
黛玉的才华,美在灵动,美在自在,美在洒脱,美在才华横溢却从不轻贱旁人。
她不屑规矩,尊重内心,从不刻意奉承,也不搬弄是非。
黛玉的美,美在不自污、不污人,美在洁净而美好。
十二金钗中,唯有宝钗的才华可以和黛玉比肩,咏海棠二人平分秋色,咏菊花黛玉夺魁,咏螃蟹宝钗称绝。
这两个人都是很优秀的女子,难分谁好谁坏,能谈的,也只是主观的喜欢与否罢了。
《世说新语》中和东晋才女比肩的,是顾家妇。她端庄贤惠,被称为“闺房之秀”,是世人用来和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女子。
喜欢端庄,抑或是喜欢“名士”,其实全看个人取舍。
《世说新语》中这样形容这两个人:“王夫人(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于我而言,抑或是于喜欢黛玉的人而言,喜欢黛玉的理由,不过是——
“闺房之秀易得,林下之风难求。”
二、家教人品
什么是家教?
家教是融入血液里的习惯,是潜移默化之下流露出来的优雅。
林黛玉所在的家族,书香世家,簪缨之家,是真正的贵族。
贾府的子孙,鱼龙混杂,一代不如一代,而林黛玉的家族,却蒸蒸日上,家中藏书数不胜数。
真正重视教育的家庭,才养得出人中龙凤的后人。
若非林家人丁稀少,或许,单贾府的门第,还配不上林家。因为贾府是没落贵族,林家是新起之秀。
黛玉入贾府那年,不过6岁。
贾雨村当她老师时,她才5岁,第二年母亲去世,贾雨村便带着她到了外祖母家。
从第三回,到第四回,黛玉似乎空长了五岁,直接从6岁便到了11岁。因为“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还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宝钗比宝玉年长2岁,此时的黛玉,就是已经11岁了。
但在第二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吵架,宝玉说了这样一番话:
“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
古人讲究十岁不同席,虽然宝玉喜欢在姐妹堆里混,可湘云来和黛玉一起住,要梳洗时,宝玉还是要退出去。可见“一床上睡觉”,也只能发生在幼年的时候。
第三回到第四回,中间消失的5年,其实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故事真正开始的时候,几个孩子都是十几岁,之前的事情,便可以省略不写。
而6岁入贾府的黛玉,表现得一点都不像个孩子,而这,就是家教使然。
从失去母亲,到离开父亲,再进入人生地不熟的外祖母家,黛玉也不过6岁而已。可这样一个6岁的小女孩,却时刻谨记外祖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很多人错以为这是黛玉的自卑,可实际上,黛玉这般伶俐的女子,自小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她的在意和小心,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女儿的好强和傲娇。
贾母问她读了什么书,她说自己才读了四书,然后问姐妹读了什么书,贾母回答道:
“读的什么书,不过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就完了”。
黛玉了然,不动声色。
后面宝玉问她读什么书,她道:
“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两种回答,一件事儿,黛玉的改口,改得毫无烟火气。
去拜访舅舅贾政,王夫人请她坐,她知道不能坐贾政的位置,思来想去挨着王夫人坐了。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新进的探花,也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他在家中常教导黛玉养身之道:饭后不宜立刻喝茶,怕伤脾胃,须待米粒咽尽,放可吃茶。
可第一次在贾母处吃饭,饭才上完,贾府的小丫头们便端上了茶盅。若是换了湘云这样的急性子,说不定就喝了一口。可黛玉却只是眼角流转,便依样接盅,漱口,熟练自然。
书中说——
“黛玉见这里许多规矩,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了。”
黛玉的随分从时,别无所求,只源于内心深处的傲娇和矜持,带着聪明人特有的骄傲,缓缓绽放。
6岁的黛玉,心思细密周全,已然不输一个成年人,可这样的黛玉,却并不想将自己的本事用在夺取利益上。
这,便是家教。
三、性格使然
偏爱黛玉的人,更爱极了她的性格。
黛玉的才华,不逊色于大观园中的任何一个人。可整篇读下来,却从不曾见黛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看不起谁过。
香菱来找她学诗,她从不曾冷嘲热讽,也不曾因为她的身份低微而有丝毫的怠慢。于黛玉而言,每一个喜爱文学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她甚至把自己多年来读的诗词送给香菱,还悉心教导,只希望她能够写得好诗。
才华横溢,身份尊贵,却懂得平等待人,这个性子,和宝玉是何其相似。
宝玉待人是平等的,无论你是丫头还是贵族,可偏偏这样的平等,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畸形的。哪怕如薛宝钗,待下人的那种好,也只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黛玉和宝钗最大的不同,在于身上那点灵动的烟火气。
宝钗待人,礼数周到,看似热情和善,却总有一层淡淡的隔阂。
“任是无情也动人”,是用来形容宝钗的,而黛玉,却是个真正的“有情人”。
黛玉羡慕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珍视这种温暖。
她会拉着王夫人、薛姨妈撒娇,会对着宝玉耍小性子,也会常常和探春迎春打闹,甚至连妙玉都高看她一眼。
在贾府中的黛玉,拥有最好的人缘。李纨凤姐会和她玩笑,探春可以拿潇湘妃子的名号开涮,迎春会打趣她是个爱睡懒觉的丫头,湘云常常说黛玉坏话,可后来两人却成了好友……
黛玉身上最可贵的,是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人性中真实的东西。
在黛玉的身边,人就是人,没有身份高低,只有人性如何,是好是坏,黛玉的判断都基于你这个人本身。
这样的性格,让人爱极了她。
四、懂得大局
也有人说,黛玉美则美,实在太小家子气。
什么叫做小家子气?
那就是生活在俗世之中,不懂得生活的规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里复杂的东西。
可黛玉真的小家子气吗?
第六十二回,探春管家,黛玉说了这样一段话——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整个《红楼梦》中,能够看得出贾府衰败局势的,不超过十人,而黛玉,是其中一位。
她不是不懂俗务,只是作为外孙女儿,作为未出阁的闺女,管家的本领无法施展罢了。
第五十五回里,王熙凤也曾正面称赞过黛玉的才华——
凤姐道:“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和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炕让他钻去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
宝钗的管家本领众所周知,王熙凤却将她和林黛玉相提并论,可见两人才华并未差太远。
宝钗曾建议黛玉吃燕窝,黛玉说的话,一点儿也不像个不识大体的人。
“……请大夫,熬药,人参桂肉,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儿我又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疼了宝玉和凤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黛玉是非常识大体的人,许多人误会了她,不过是挡不住人云亦云的诋毁。
黛玉真的很聪明。
她不是没有心机,不是不懂察言观色,更不是不够聪明伶俐,她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世界充满算计,更不愿意让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变成自己唾弃的人。
黛玉的哭泣,是真的难过,可她的难过,并没有影响到任何人。
年幼离家,她思念家人到夜不能寐,却从不曾以此为由开口给自己寻求特权。初入贾府,她因为惹宝玉摔玉而自责,她怪罪的从来都是自己,不曾推卸责任,怪到别人的身上。
世人常常容易苛求,渴求一个本身优秀的人更加完美,仿佛她身上有一点点缺点便十恶不赦,却又更容易宽容坏人,只要他做了一件好事便抹去曾经全部的恶。
爱黛玉的人,看得到她生命里最闪光的地方,也会包容她身上那微不足道的、甚至让人心疼的眼泪。
黛玉也懂得规劝。
宝玉跑去参禅,写了几句偈语,吓得宝钗赶紧撕了,黛玉却说:
“不该撕,看我的,保管叫他收了这痴心邪话。”
她的伶牙俐齿,未必只有坏处,也未必只能带来压力。
几句妙语连珠,便彻底打消了宝玉的心思,甚至让宝玉自惭形愧。
其实,只要黛玉愿意,她也可以藏起锋芒,如宝钗那般走一条标准化的道路,只是她不愿意。
她不愿循规蹈矩,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能为我规定何为正道,何为邪道?
她从不规劝宝玉读书,并非认为科举读书不重要,只是懂得治家理政,规劝旁人,要潜移默化,而不是唠唠叨叨。
五、活得高级
红楼梦里,论活得高级的人,我找不出任何一个超越黛玉的女子。
黛玉是那种,看似牙尖嘴利,看似柔柔弱弱,实则一片佛心,有底线有原则的姑娘。这样的女孩,活得很高级。
在黛玉眼中,一草一木都有情。
读红楼梦最震撼的,是第27回里黛玉忽然说的那句:
“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看那大燕子回来”,或许,也只有黛玉会说出这样的话了。这是一个人,对这同属于世界的别种生命的关怀。
黛玉是安静的,她不图名利富贵,只争朝夕。
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看湖面上的残荷厌烦,想让人都给拔了,偏偏黛玉说“留得残荷听雨声”,保住了满湖的荷叶。
黛玉是有情之人,看见落花回去埋葬,看见燕子南飞也常常去寻,这种对草木的怜惜,放在人身上,便成了慈悲心肠。
她还会弹琴,曲谱优雅而宁静。
王夫人吃斋念佛,却从未修得慈悲之心。她试探黛玉,刁难晴雯,逼死金玔,抄检大观园,这样的心境,不能被称为慈悲。
妙玉出家修行,却一生被曾经优渥的生活束缚,连刘姥姥吃了的杯子也要砸碎,这也不是慈悲。
宝钗端庄优雅,大方稳重,却自带距离感,与谁都难以交心,甚至算得上疏离,这也不叫慈悲。
黛玉也有缺点,只是她的真心、她的慈悲,早已经融入了骨血,这一点,真的绝非别人能比。
在十二金钗里,黛玉的成长是最大的。
从年少谨慎,到最后宽容,她收获了大观园里几乎所有人的友谊。
她曾防备着宝钗,却也懂得认错。她会和宝钗坦白:
“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可知我竟自误了。”
越是长大,黛玉的心便越宽容。
从她懂得宝玉和自己是一样的心以后,她再也不是那个伤春悲秋的小姑娘。
她会和薛姨妈说:“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她也会和丫头婆子们说:“难为你们。误了你们的发财,冒雨送来。”
她以前的伤感,以前的别扭,以前的没事发脾气,其实本质上就是恋爱中的小姑娘,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可即便如此,她一样克制,从不曾迁怒任何人。
其实黛玉要的,也不是明媒正娶的世俗名分,她苦于没有父母在世,无法为自己的姻缘作主。可当她明白,宝玉的心和她一样的时候,她似乎也能放下一切。
只要你不负我,我便生死相依。
这样纯粹的感情,很高级,也很稀少。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黛玉死在贾府败落以前,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她本就是还泪而来,当眼泪流尽,她也该回自己的地方了。
延伸阅读
红楼梦林黛玉性格分析?
答:林黛玉的性格是敏感,细心,聪明,悟性高,因为敏感,所以她也是自卑的,多疑的,她对自己不确定的感情是猜疑,忧虑。因为家道中落后,宝玉依旧对她好,这是她爱上了宝玉,她对爱情是忠贞不渝的,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因为多疑她是不可能主动去表达爱的。
满腹诗书,会吃醋,有生活情调的林黛玉,会被叛逆,尊重个性,但不清楚自己感情的宝玉喜欢上,也是林黛玉一生的悲哀之一。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赏析?
林黛玉特别娇气,体弱、小气、矫情、孤傲、爱哭、不食人间烟火,而且表现特别羞涩,体弱多病。林黛玉的性格是属于爱情一种多愁善感的,而且敏感,细心,这也是因为她从小就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有很大的关系的。
她也有很多优点,她非常聪明,她的聪慧体现在过人的才气,她用诗词抒发这个残酷的时代与自己的命运,他成为大观园诗社“第一人“,他是人人眼中的才女。但是聪慧过人不是目下无尘,傲才视物,她可以和史湘云相亲相爱,可以和妙玉心心相惜,甚至可以帮助香菱学诗,对于黛玉套用今天的话“始于才华,终于人品”。
她很善良,和贾宝玉的感情很深厚,特别温柔,对待每个人都特别好。
分析《红楼梦》里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不少人对林黛玉的印象大多都是病如西子,娇弱的风一吹就到,眼泪不断,常年吃药这样的形象,其实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才貌双全,她不仅有诗文大才,人情世故她也都懂,只是很多人没发现罢了。
如原文第六十二回里,宝玉等人生日,宝玉夸探春兴利除弊的才能。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黛玉的这一句话,透露了她的一个天赋,即管理天赋。其实这并突兀,因为黛玉一进贾府时,对她的举行形容有这样的描述,说她“心较比干多一窍”。
分析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薛宝钗史湘云的人物形象?
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多思多虑,言行小心谨慎。
王熙凤:美丽,刁钻狡黠,媚上欺下,精明能干,善于玩弄权术,善于辞令。
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追求个性解放,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薛宝钗:性格端庄稳重,寡言少语,城府很深,处事圆滑,豁达大度。
史湘云:开朗,豪爽,爱淘气,才思敏捷,姿容潇洒,高雅脱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人物分析?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性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的恶劣环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
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林黛玉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还有些叛逆。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