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哪个城市举行了世界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世界气候变化?

1.大气圈方面,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差异明显,青藏地区暖湿化特征显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

2.水圈方面,1870-2018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2018年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年份。1980-2017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3.冰冻圈方面,1960-2018年,全球参照冰川之一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经历了两次加速消融过程;1981-2018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退化明显,活动层厚度呈明显增加趋势;1979-2018年,北极海冰范围呈一致性的下降趋势。

4.陆地生物圈方面,1963-2018年,我国不同地区代表性树种的展叶期始期均呈显著的提前趋势,北京站玉兰、沈阳站刺槐、合肥站垂柳、桂林站枫香树和西安站色木槭展叶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3.3天、1.4天、2.7天、2.4天和2.4天。

延伸阅读

20年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如何?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是:气候混乱,气温异常,大气循环紊乱,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旱涝不均,气温向两个极端发展,夏季气温不断突破极值,冬季零温度线向低纬度地区扩展,昼夜温差加大,入冬日期提前。这一现象是是随世界干旱范围逐年扩大,干旱程度逐年加重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温室效应造成的,这种变化不是长久的,是全球气温周期性变化中的突变现象。随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化,全球降雨量及降雨分布也会改变,干旱区域和干旱面积都会改变,因此,全球气候也会随之改变。地球气温周期性变化已经进入降温阶段,北极冰川全部融化,地球会迅速转入降温阶段,两极冰川全部融化,地球质心位置发生大的转移,地轴位置重新确定,地轴倾斜角度最小,地球进入冰河期。

世界气候有哪些变化?

近代的气候变化是以冷暖转换和干湿交替为其主要特征的,气温的升降起伏,降水量的多少变化是相当频繁的。以温度为例,在“小冰期”之后,大约在1850~1940年之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0~6℃,1940~1970年之间,地球平均气温约下降0~3℃。

20世纪初的40年出现世界范围的增暖现象,在北极最突出,如巴伦支海水面温度1919~1928年比1912~1918年高出8℃,因而在30年代时巴伦支海出现过许多以前根本没有过的喜热性鱼类。这种增暖现象到40年代达到顶点。此后,世界气候变冷,以北极为中心的北纬60°以北,气温愈来愈冷;进入60年代以后,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的趋势也很明显,如1968年冬,冰岛和格陵兰岛竟被冰块连接起来。我国气温变化的趋势,基本上和全球平均气温演变趋势一致,转折点在40年代。从40年代末开始直到现在,我国气温总的趋势是不断下降。

从现在起,世界气候和过去二三十年的气候相比会不会有多大变化呢?答案不尽相同。在国外有些气候学家设想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变冷趋势还会继续下去,认为目前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是气候恶化的一种征兆,它意味着冰河期或小冰河期即将到来;但另一些气候学家则认为,由于工业高速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世界正进入一个迅速转暖的时期,并且推测,将出现全球气温升高、中纬度地区干旱、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水淹没沿海平原等现象。而我国气候学家根据历史气候变化规律分析,认为当前气候变化虽然比较突出,但仍属一般性波动,不会导致持续冷化或干旱化。当前出现的一些异常气候均未超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严重程度,不能把这种气候异常看成是趋势性的气候变化的开始。美国的一些气候学家认为,未来的气候条件和过去30年的平均状况很可能差不多。但大多数人倾向于未来全球温度,特别是高纬度地区,将有一个小的增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