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调整和补充。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和内侍)。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三省各有明确分工。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延伸阅读
三省六部制和行省制度的区别?
1.创立时间不同。
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的一种新的中央行政制度。
行省制度是元朝针对地方问题而创立的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
2.内容不同
三省六部制内容:
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即吏、户、礼、兵、形、工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
行省制度内容:
元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元朝的行省是“流动的中央政府”)。省的最高行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长官及其下属官员都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京羲周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元大都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他地方设行省;西藏由中央宣政院直辖,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直属于宣政院)管理。
3.特点不同。
三省六部制特点: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行省制度特点:①二元性: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其特点是“大而不专”
②突破自然地形限制:犬牙交错;打破山川形
三省六部制分别指的是哪里?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的介绍?
1、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2、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