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包括鉴赏美,欣赏美,学会创造美
延伸阅读
为什么提倡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教育,语文教学应提倡审美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是美,苍茫的星空、静谧的黑夜也是美;艳丽的鲜花是美,飘零的落叶也是美;青年的果决是美,老人的沉稳也是美……教师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广泛接触、留心感受、尽力发现、及时捕捉周围的美,才能见人所未见,从而培养出众的审美能力。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与美有关,与美化人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所具备的审美教育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与语文教学就必须统一起来。
为什么席勒提倡审美教育?
到了西方近代,随着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美育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归属。“美育”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它并不完全从属于道德教育或科学教育,而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
以席勒为代表的近代资产阶级美育思想,之所以不同于古代,不仅在于它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还在于它对美育自身价值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席勒用书信体写成的重要美学著作——《美育书简》,已经不限于教育的角度,而是从变革社会、实现人性复归这样更广阔的范围论述美育的。
他看到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偏枯的事实,提出通过审美自由活动,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的人。
加强审美教育对国家的意义?
不仅美化了自身形体,还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提高和发展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必然的辩证过程,就是审美教育实质所在。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始终以人为中心,世界上不存在脱离主体的美,任何讲美的本质和美的创造,都是眼于人的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教育乃是全部审美研究的目的和归宿。任何对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地改造人,使自然人成为审美的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个性与和谐发展的人。
正因为审美教育具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的独特性,在中外美学史和教育发展史上,均受到许多美学家和教育家的重视。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审美目的(aesthetic aim)是教育目的总要求的重要内容。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具有鉴赏美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中外教育都把审美教育列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古代,对诗与乐教极为重视。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东汉末期创设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在西方,古希腊设有弦琴学校。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不少地方都论及审美教育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扩大美育的领域,在小学中设立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
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作为美的教育,是一种特别的教育。广义的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社会与精神中一切美的形态对于人的陶冶,而达到人的身心的美化。但狭义的美育主要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美的教育。
美育的历史如同艺术的历史一样,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不仅是人与鬼神的沟通与对话,而且也是人自身身体和心灵一种广义的审美教育。中国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则将美育纳入了关于人性塑造的教育体制之中。至于中国漫长历史中的教育主要是人文教育,它除了经学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了诸子百家和诗词歌赋,这都兼有美育的功能。但对于一个读书人,也就是受过教育的人来说,还必须精通琴棋书画。这却是专门的审美教育。与中国美育的历史不同,古希腊的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教育和体育。前者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的学习,后者是身体的健美和动作的优美的训练。…
什么是美学教育?
答:美学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
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教育
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同时也是初民的美育手段。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书”是学习书写,除了实用的目的,也包含书法艺术的因素。“射”“御”是练习射箭与驾车的技术,在体育和军事训练之中也包含有体态气度的美化训练。“礼”除了统治阶级道德观念的灌输之外,也包括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培育。
以后,无论是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戏曲与小说,还是历代的建筑、园林、工艺品,都对人们起着广泛的审美教育作用。在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中,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问题,如蔡元培继承中西美育传统主张,曾就美育实施问题大声疾呼,陶行知(1891~1946)创办的“工学团”与“育才学校”也都十分重视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