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寒食帖原文?
苏轼《寒食帖》原文: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天下第3行书?
天下第三行书现在一般公认的是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历史上大家都认为天下行书书法,第一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二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就是《黄州寒食帖》,总称为天下三大行书。《黄州寒食帖》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人生最落寞之时。此帖文书俱佳,书写时,随情感的起伏波折,字体忽大忽小,笔画或轻或重,书情相映,手心两忘,妙在天成。后人推崇之至,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三。
延伸阅读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出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书法也是起伏跌宕。
历代书家对《寒食帖》的评价都非常高。
苏轼的好朋友黄庭坚认为,这幅作品兼有唐朝颜真卿、五代杨凝式、北宋李建中三位书法家的笔意;
元朝的鲜于枢给天下的行书作品排名,王羲之的《兰亭序》排第一,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排第二,接下来,就是苏轼的这卷《寒食帖》;
明代的董其昌声称,自己见过30多件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是其中当之无愧写得最好的。
如果对这些书法家和书论都不熟悉,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方法可以证明《寒食帖》的优秀:乾隆皇帝在《寒食帖》之前题了“雪堂余韵”四个大字,把自己的题跋裱在了苏轼作品和黄庭坚题跋之间,并在上面盖了很多章……
乾隆皇帝御题“雪堂余韵”及收藏印
《寒食帖》乾隆皇帝题跋
然而,细看《寒食帖》就会发现,单从内容上来讲,苏轼写的不过是吐槽自己人生际遇的两首诗。
第一首诗
第一首诗说的是: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我来到黄州以后,已经过了三次寒食节了。每年我都惋惜春天的离去,但春天它也留不住啊。今年春天更糟心,春雨跟秋雨似的下个不停,海棠花都被打落了掉在泥里狼藉一片。这与少年卧病在床,起来之后发现自己头发全白了,又有什么差别呢?
第二首诗
第二首诗,流露的心境更加沉重,差点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了: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春雨下得江水高涨,都快漫到家里来了,雨却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我的小屋就像江中的小舟一样在水云之间漂荡。锅里煮的还是冬天储备的菜,炉子里烧的是湿乎乎的芦苇。看见窗外的老乌鸦叼着纸钱,才想起来今天是寒食节。皇宫重门深锁,离我万里之遥。估计死了以后也不能回京,就埋在黄州这地方了。想要放声大哭,却感觉心如死灰,哭也哭不出来。
宋人《赤壁图》描绘苏轼在黄州期间游赤壁
一向以乐观豁达面貌示人的苏轼,在这两首诗中,为什么流露出如此悲凉的愁绪呢?这就要说到苏轼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挫折——“乌台诗案”。
事情还要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说起。
这一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按照惯例,当时的官员在人事调动之后,需要给皇帝上表谢恩。苏轼作为一名话痨型选手,在呈给皇帝的《湖州谢上表》里除了谢恩,还对这次调动发了点小牢骚。不过苏轼没有在意,把谢恩表呈上去之后就到湖州做官了。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湖州谢上表》里发的牢骚,其中有两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御史何正臣抓住了把柄。
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政的阶段,而“新进”“生事”两个词正是人们用来贬低新法的词语。何正臣见了这两句,脑海里的弦一下子绷紧了,开始在宋神宗面前指控苏轼诽谤新法。
宋神宗像
其后,御史李定、舒亶等人又找到一本已经出版的苏轼诗文集,发动显微镜技能,在诗文集里发现了更多所谓“诽谤新法”的证据,还一句一句地解析给皇帝听:
陛下要整顿吏治,苏轼的诗里却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却无术”,这肯定是讽刺;陛下要兴修水利,他就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这更是讽刺;陛下推行盐禁,他就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这都不是讽刺了,这是明目张胆地反对您推行新法!
之前,宋神宗想要推行新法,却遇到了很大阻力,本来心情就不好,听了御史们的话,更是觉得苏轼就是变法阻力的主要来源,于是下令:免去苏轼的湖州太守职位,派人到湖州去,把苏轼抓回京城!
太湖,苏轼也曾流连过的湖光山色
从湖州到当时的首都汴梁,要走二十多天,对于被免职的苏轼来说无异于一路示众,“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心态再怎么强大的人,也受不了这种“公开处刑”。
元丰二年八月十八,苏轼被送进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被正式提讯。因为这件案子由御史台提出并审理,御史台的别称是乌台,又是根据苏轼的诗文给他定的罪,所以这个案子在历史上也叫“乌台诗案”。
苏轼知道,自己性格直爽又话多,这些年对朝廷没少发牢骚。面对御史台的指控,他承认得还算比较快:我不跟你杠,一切都是你对。我讽刺过盐法,讽刺过青苗,讽刺这讽刺那。你们满意了不?
然而宋神宗看着审讯的进展,却起了疑心:苏轼承认得这么爽快,难道是想包庇某个后台,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还是御史台对苏轼用了私刑屈打成招?神宗下令:继续严查,一定要把与这起案件有关联的人全都查出来!
到了九月,御史台已经查出了有“诽谤新法”嫌疑的诗文一百余篇,其中有很多是寄赠亲朋好友的作品。于是,苏轼的亲朋好友39人,包括王诜、司马光、黄庭坚等,都受到了株连。
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也是著名的书画家,图为王诜《渔村小雪图》,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在御史台的监狱中,见到自己牵累了这么多人,心中绝望,便偷偷藏起了一些毒药,决定一旦判他死罪,他就立刻服毒自杀。他的儿子苏迈负责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早和老爹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听到了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早做准备。
没想到过了一些日子,苏迈因银钱用尽,需要借钱,将送饭的事委托给亲戚,却忘记告诉这位亲戚“不能轻易送鱼”的约定。也是巧了,那个亲戚偏就挑了一条熏鱼给苏轼送去。苏轼见鱼大惊,以为自己死定了,便凄怆提笔,给弟弟苏辙及妻儿写下了诀别诗——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是写给弟弟的。“因为我的愚蠢和口无遮拦,连累了自己也连累了许多人。以后的岁月不能和你一起度过了,但我们因缘未断,如果有来世,还要做兄弟。”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这是写给妻儿的。“监狱里阴森寒冷。我心向往着远方,但肉身就像待杀的鸡一样等着被人宰割。自己活了这么多年也没什么积蓄,真是愧对妻子和孩子啊,死了以后,就把我葬在浙江一带吧。”
桐乡乌镇
按照惯例,苏轼的绝命诗是要呈给皇帝的。事情也因此出现了转机。
神宗下令逮捕苏轼,一开始就没想处死他,只是觉得他有时候太皮,想借此打击他一下,看到情真意切的绝命诗,更是大为感动。再加上当时朝廷里有很多人为苏轼求情,连太皇太后曹氏都出面了。连新法的带头人王安石也劝神宗: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于是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
苏轼终免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这样结束了。苏轼也因此到达黄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寒食诗帖》。
虽然这两首诗写得苍凉惆怅,悲观消极,但苏轼在诗中寄托的感情却是真的。他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悲哀的心情下有感而出,笔法、线条都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有了奔腾充沛的情感推动,通篇作品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气呵成,痛快淋漓。
这不仅是书法的力量,更是情感的力量。
苏轼治平帖卷中的东坡先生像
苏轼的铁哥们儿、同为著名书法家的黄庭坚也注意到这篇书法的出众之处在于其中情感的不可复制性。他在《寒食帖》的题跋中写道: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把两首诗与汪洋恣肆的李太白诗作比较,认为这两首诗在某些方面来说是连李白都无法超越的。而没有了那个环境,没有了那个心情,让苏轼再写这样的诗这样的书法,恐怕也写不出来了。
《寒食帖》黄庭坚题跋
今人与古人,虽相隔千年,而情感相通。这或许就是《寒食帖》受到无数人激赏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