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 记念刘和珍君是几年级的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老师 帮我分一下《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段落,并写段落的大意

第一层(1,2段),交代写作缘由:祭死者,醒庸人 第二层(3,4,5段),记叙刘和珍的生平与遇难经历 第三层(6,7段),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七课《纪念刘和珍君》段落归纳

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为警醒庸人;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及遇难经过特写;第三部分(6、7),“三一八” 惨案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情愿方式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记念刘和珍君》 的赏析?

对政府的愤怒,痛心与怒其不争,对刘和珍的哀悼,怀念与惜叹,可能还有一些隐晦的赞叹与欣赏。写一些东西的原因应该一方面是对于刘和珍君的个人感情使然,另一方面是对于政府的愤怒,对于某些国人的痛心,在枪击事件后只能在笔下抒发那种复杂的感情,同时希望敲醒某些人的良心,鼓励某些人能够继续走下去。

延伸阅读

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苏州盘门新桥巷一户人家门前,来了两个日本兵。他们很客气地敲开院门,面对开门的人依然彬彬有礼:“杨女士,我们的长官请你去一趟,司令部答应了你的要求,请你去洽谈一下具体赔偿事宜。”

 

开门的女士稍微犹豫了一下,冰冷地回道:“等着,我换件衣服。”

说着她转身回到了屋里,那两个日本兵对视一眼,恭敬地站在了门外。

很快,三人便离开了宅院,向日本军驻地走去。

当走到盘门外吴门桥上时,一阵河风吹来,走在前面的女士似乎感到了寒冷。她停下脚步,将肩上的大围巾向头上拉了拉。

 

就在这时,后面的日本兵突然凶相毕露,其中一个向女士开了一枪。

女士摇晃了一下,回头盯视了凶手一眼。另一个日本兵,抬腿将她踹到河里。

女士落入河中,挣扎着试图游向岸边,可是桥上的日本兵对她连开数枪。河水泛起了猩红,女士沉了下去。

死者叫杨荫榆,那一年她五十四岁,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

 

杨荫榆的两面人生为哪般

有人说,历史是后人写的,所以,很多历史人物被界定的形象,便会被后人打上各自以为正确的标签。

同时代的鲁迅,很讨厌杨荫榆,写了许多文章骂她,把她定性为军阀的帮凶,杀害进步学生的罪魁祸首。

鲁迅是敢于敌对黑暗势力的勇士,是高大上的革命斗士,景仰者众,我也是其中之一。

起初,鲁迅烦杨荫榆,为受害学生鸣冤,我是站在鲁迅一边的。

尤其上中学时,看了鲁迅那篇《记念刘和珍君》的檄文,得知作为女师大校长的杨荫榆,与反动军警沆瀣一气,杀死了进步学生,我便觉得这个人坏得很。

 

后来看了一篇文章,是杨荫榆的侄女杨绛对姑母杨荫榆的回忆,里面有这样一段叙述:“ 一九一八年,三姑母由教育部资送赴美留学。”

据杨绛说:当杨荫榆坐火车离开时,送行的老师学生一齐“拭泪”,甚至还有人“抽抽噎噎”。

杨绛认为,姑母做教育还是挺在行和充满热情的,所以才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敬重。

对于杨绛的话,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在后来的评价中,也认证过:“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就个人恩怨来讲,许广平私下里也恨杨荫榆,曾骂她做校长时:“穿着阴森的黑花缎旗袍,像阴影似的在校园内移来移去”。

“阴森,阴影”多见对鬼魅的描述,可见许广平对杨荫榆有多厌弃。

不过毕竟是文化人,看问题总还是要保持客观的。骂归骂,杨荫榆的能力,许广平还是给了正儿八经的认可的。

可是鲁迅对杨荫榆,好像心胸就不大宽广了。

由于对杨荫榆源远流长的仇恨,鲁迅对她骂起来,可是言辞激烈,一点不留情面的。

 

一九二三年,许寿裳受命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之职。

许校长年富力强,心气颇盛。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很快邀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众名士,到学校执教。

在许寿裳的管理下,学校发展得风生水起,于一九二四年初,被升格为女子师范大学。

学校发展了,许寿裳本欲接着意气风发。却因为与北洋政府素有罅隙,受到教育部算计,被迫离开了女师大。

许寿裳腾地之后,校长的位置空到五月份,留洋回来的杨荫榆顶了位置。

鲁迅是许寿裳的挚友,到北师大任教也是冲许寿裳的面子。如今自己坐稳了教授的椅子,兄弟却被迫出走,鲁迅一肚子气闷坏了脾胃,杨荫榆撞到了枪口。

杨荫榆与许寿裳的治学方针,大相径庭。她讲究师道尊严,雷霆治校,不许学生关心政治,必须规规矩矩学文化。

鲁迅是新生活的倡导者,和杨荫榆道不同,又替铁哥们的离职深感不忿,对杨荫榆自然便很是蔑视。

及至女师大学生许广平,由鲁迅忠粉晋升为先生情侣之后,爱情的高热彭拜着革命的豪情,屡屡触犯校规,结果被杨荫榆勒令退学,更是激化了鲁迅的愤慨。

 

等到女师大的进步学生群情激愤,决意同旧势力抗争到底时,杨荫榆彻底犯糊涂了。

她不惜借助政府的力量,武力对付手无寸铁的进步学生。结果力气使大了,间接造成了游行学生血洒街头的恶果。

本以笔做枪,仗义执言为己任的鲁迅,彻底怒了。对杨荫榆展开了激烈的口诛笔伐,连篇累牍发檄文,一气将杨荫榆骂上了“热搜”。

杨荫榆撞了鲁迅枪口,也是她活该。

 

挑战旧势力,愤而逃婚的刚烈女子

纵观杨荫榆短暂的一生,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假设:倘若她有一个充满浪漫的爱情经历,或者是一段美满的婚姻,那又会如何呢?

但是人生没有假设,杨荫榆的初探婚姻路很不顺。

1901年,杨荫榆结婚了,遵从的是父母之命。所以当媒妁之言,搞定了所谓的门当户对之后,杨荫榆嫁进了蒋姓婆家。

根据杨绛的介绍,洞房之夜,杨荫榆发现那个醉里挑灯看媳妇的人,竟然是一个“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喇子”的傻子。

 

十八岁的杨荫榆瞬间怒了,一顿拳脚,挠花了傻姑爷的脸,撒丫子跑回了娘家哥家。

娘家哥那时候正在日本上学,娘家嫂子也就是杨绛的母亲,对小姑子深表同情。但是杨荫榆的婆婆很厉害,嫂子斗不过她。

杨荫榆急了,亲自上阵,义正辞严,伶牙俐齿地同婆婆针锋相对,决绝地告诉蒋母:“与傻子成婚,毋宁死!”

婆婆没办法,只好退了这门婚事。

初婚失败,杨荫榆再无心爱情,将心思都投进了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上。

从美国回来之后的杨荫榆,也许受到了西方教育理念的熏陶,在成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之后,治学手段铿锵严厉,导致学生和员工都不待见她。

同行认为她作风强硬,独断专行;学生说她做事不公,是反动政府的卫道士。

尤其是在处事不公这个问题上,杨荫榆几乎成了学生眼中的公敌。

1924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秋季开学时,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返校。

这个本来是不可抗力,但是杨荫榆却借题发挥,决定整顿校风。

她在校务会上做了一个规定:凡是逾期返校的学生一律开除。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条政策如果秉公执行,倒也没有问题。但是,具体到学生个人时,杨荫榆只是勒令不听话的国文系3名学生退学,却放过了跟自己关系好的违规学生。

 

这种做法,很快便引起了学生的不满,进而引起了女师大的学潮。

人们群起而攻之,与杨荫榆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抗争。

八月一日,杨荫榆招来军警,强行驱赶在学校组织声援学潮活动的学生,导致刘和珍、许广平等人受伤继而被驱赶出校。

杨荫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余地。更是因为后来段祺瑞政府的强势介入,导致刘和珍等学生的死,而让自己成为了媒体的敌人。

事情越演越烈。学生们由于背后有鲁迅、钱玄同等社会名流的支持,加上以反帝斗争为主题的“五卅运动”爆发的助力,而越战越勇。同时把主攻目标锁定在驱除杨荫榆,还学生以民主的主题上。

迫于舆论的压力,教育部免去了杨荫榆的校长职务。替政府背了黑锅的杨荫榆,黯然离开了北京,于一九二五年年冬,回到苏州的兄长家。

 

鲁迅的余威,使杨荫榆无法立足教育界

一九二七年,消沉了一段时间的杨荫榆,应聘到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同时兼任东吴大学的外语老师。

 

然而由于当年在“女师大”与政府配合,引领军警抓捕打死学生的事情,在社会上影响极大,杨荫榆任教的学校里,学生们都知道她是谁,对她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苏州日报》的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当然知道杨荫榆当年的那点事。他多次在苏州的报纸上,旧事重提揪住杨荫榆的过往不放。

副刊编辑语言狠辣,很有鲁迅的风范,直接把杨荫榆定性为“专制魔君”、“反革命分子”、“教育界压迫女性的蟊贼”。

舆论的制高点被对手占据了,杨荫榆毫无招架之功。

恰在此时,本性自我的杨荫榆,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一年春天,东吴大学附中,到苏州黑龙潭搞郊游,带队的是一个美国老师。

因为黑龙潭水深流急,老师害怕学生出事,严令学生不准下潭玩水。可是有个学生偏就不信邪,偷偷下水,结果出了意外。

美国老师拼尽全力相救,却只是捞上来一个尸体。

事后,洋人校董召开会议讨论善后,考虑到杨荫榆有留学国外的经历,把她也叫去参加会议。

生性直率的杨荫榆,并没有按照校董的意思说话,而是直言带队老师疏忽大意,害死了学生。

 

本来还算尊重杨荫榆的校董们,没想到她会站在学生一边,所以对她产生了芥蒂。已经四面楚歌的杨荫榆,在学校的处境更加尴尬了。

她如履薄冰地干了几年之后,终于不敌人情冷漠,于一九三五年,辞去了教师职务,自此不再受聘他人。

辞了铁饭碗后,杨荫榆筹款,在苏州盘门城河边上盖房,办了一个名曰“二乐”的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

一九三七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战争,苏州很快沦为铁蹄下的疮痍之地。

盘门地区有了日本人的驻军,杨荫榆的邻居总会受到日本兵的欺凌,很多居民的物资也会遭到抢掠。

曾在日本留学多年,深知强盗本性的杨荫榆,对此深恶痛绝。每当得知有国人受到伤害,她便会找到日本驻军的上司去理论。

日语流利的杨荫榆,讲道理也是义正辞严,无懈可击的。

起初,日本人想请杨荫榆参加伪政府,为他们工作,所以总还是给她一些面子的。

很多年轻女子受到日本兵的骚扰,逃到“二乐”学社时,禽兽们也只好止步。

由于求助的人数不断增加,住处成了问题。于是杨荫榆自掏腰包,继续建房,以供被害女子居住。

 

杨荫榆的善举得到当地民众的赞扬,却引来了侵略者的忌恨。他们借口征用房屋,让杨荫榆交出房产,意欲从根上决定杨荫榆与他们作对的条件。

脾气耿直的杨荫榆当然不会答应,她据理力争,弄得侵略者很是狼狈,也由此引来了杀身之祸。

日本人见杨荫榆拒绝与他们合作,不去他们的伪机关赴职,所以一场谋杀开始策划了。

 

我欲乘风归去,任由世人评说

强盗成功了,河水被染成了猩红色,日本兵收起枪,狞笑着离开了。

一个正在砍树的木匠,躲在河边,目睹了一切。日本兵走远之后,他跳入河中,将杨荫榆的尸体捞出来,拽到了岸上。

五十四岁的光阴,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短暂的。而杨荫榆却把这段光阴,活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色彩。

如果单从一个教育家的身份去评价杨荫榆,她对自己秉持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没毛病。

师者予教与人也。作为一个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熏陶的人,在学校,要求学生严守校规认真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将来服务社会,是本性与责任使然。

而杨荫榆这么做了,却出了毛病。

有如此结果,杨荫榆自己的原因是很大的。

 

她赶上了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却不识时务。

五卅运动给了中国青年参与制度变化的机会,这种机会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激进的时势英雄。

学生们要改变几千年来的封建体制,而杨荫榆依然墨守成规。

这种矛盾的产生,势必会将意识形态分成两个阵营,矛盾激烈交锋之后,杨荫榆的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杨荫榆的耿直和不善应变,让她成为孤家寡人。

鲁迅对杨荫榆的鞭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是促进历史车轮进步的正向引导。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历史,挖掘一下鲁迅抨击杨荫榆的事件起因,就不难发现,作为一个七情六欲健全的人,鲁迅也难以逃脱俗人的本性:他恶心杨荫榆,未免有点泄私愤的由头。

历史总是向前进的,如今时过境迁,不管杨荫榆生前被当时的主流媒体如何抨击,她的离世过程,却怎么都应该是一段令后人景仰的壮烈故事。

有文人曾经考据,说杨荫榆之所以被日本人杀害,是因为日本兵霸占了她的家产,杨荫榆去跟日本驻军交涉。

虽然后来日军迫于杨荫榆的理直气壮,做了赔偿。可是因为价值不敌原物,杨荫榆不干,继续抗争,导致作恶的日本兵无法交代,而设计杀害了她。

 

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真的无法还原事实真相。但是我要说:即便杨荫榆之死如后一个原因,那她也是英雄。

道理很简单:面对侵略者,许多伟岸的男人,都会趋炎附势,明哲保身。而杨荫榆却对犯我中华者锱铢必较,毫不退让。

与那些甘愿做奴才的人比,她难道不值得尊敬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