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一惊世骇俗之言,出自《庄子·胠箧》。字面意思很明白:圣人不死绝,世间大盗也就不灭绝。如此说来,“圣人”简直就是“大盗”的同义词了。 《胠箧》开篇,庄子用了个比喻,说明圣人实际上是在帮大盗的忙。庄子说,为了保证箱子的安全,就对箱子进行加固、上锁。加固、上锁,这相当于大家所说的“智”。但大盗来了,连箱子也扛走了。这智有什么用呢?那些所谓圣人,就好像为大盗看守箱子的,其实是与大盗一伙的。 于是就有许多人读不明白。下面我借题发挥一下,谈谈为什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先说何谓“圣人”。圣人,就是为世间立下行为规范、成为人类楷模的人。古时有句话,道是:“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意即指此。有意思的是,“为世作则”一句音近“为世作贼”,可能是冥冥中的天意巧合。明朝初年,有个叫徐一夔的儒生在给朱元璋的贺表中就写下了这句话,结果惹得朱皇帝大怒,说:“则字音近贼也!”竟因此砍了徐教授的脑袋。
延伸阅读
大圣不死大盗不止出处?
出自庄子的学说。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道家庄子的思想。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倘若圣人不在世间绝迹,和圣人相对应的大盗,就会一直出现。按照我们一般人的逻辑而言,大盗在世间为非作歹,圣人才会现世,拯救苦难的世人。
庄子认为,世人一直崇尚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其实都是人道毁弃,人为标榜出来的。若是天下井然有序,人人皆循道而行,又何须圣人,何来大盗。圣人之所以为圣,皆是因为人道毁弃,唯独圣人循道行事,才彰显出圣人的地位。倘若人人皆循道而行,便不会凸显出圣人,而大盗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如何理解庄子的“圣人不死,大道不止”?
其实这也是道家的一句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在《胠箧》一文中有提到
庄子的主张和道家一样,是“无政府主义”。
原文: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
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
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
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
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所以:
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
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
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
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
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
消除纹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
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
在这一点上,与道家很类似,认为黄金之所以贵重,是因为统治者太喜欢黄金,而导致百姓效仿,而导致盗贼喜欢偷黄金,同样的道理,统治者利推从圣人,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大众,让老百姓以圣人为学习目标,就会引起竞争
因此:
第一,不选贤任能。因为只有不推崇贤才和能人,人民没有了学习榜样,才不会竞争。这就叫“不尚贤,使民不争”。
第二,不器重宝物。因为只有不把奇珍异宝当回事,才不会有人萌生偷窃之意。这就叫“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
三,不炫耀可能引发和激起贪欲的东西。因为只有统治者自己不展示欲望,才能让人民清心寡欲。这就叫“不见(现)可欲,使民心不乱”。
庄子认为政府和领导最好没有。就算不能取消,也得等于没有。形象的说法,叫“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标枝,就是树顶上的叶子。它存在吗?存在。管事吗?不管。
具体地说就是:对于人民群众,要简化其思想,填饱其肚子,削弱其志向,强壮其身体,永远让民众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让自以为是的人不敢胡作非为。很清楚,为了让“知者不敢为”,必须“常使民无知无欲”,当然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但如此这般,岂非舒舒服服,变成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