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原因(为什么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为什么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2、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3、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4、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现共同富裕。

延伸阅读

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谋划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发挥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和优势工业。

(2)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3)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吸引新兴企业落户生根。

(4)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重视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振兴东北战略什么时候提出的?

2003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件),标志着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2003年12月2日,国务院做出成立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的决定(国发[2003]28号),并确定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004年4月2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的“三定”方案,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成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什么意义?

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序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

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地、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结构调整的措施。东北地区等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探索了经验,打下了工作基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挑战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中央认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当前重点是要做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工作。中部地区的一些老工业城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条件成熟时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给予适当支持。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现振兴。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利用好沿海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继续发挥地方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两大措施?

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 推动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新兴潜力型产业。 扶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 研究制定物流业、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业发展。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挖掘人才优势,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通过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加快设立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基金。 继续组织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