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不对的(为什么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错的)

为什么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不对的?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学说 拉马克认为:生物体的遗传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是外部环境促使生物体的器官发生了用进废退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能够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这就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拉马克定律:动物的器官用进废退;环境影响造成的获得性状可以遗传。 不过拉马克学说被孟德尔推翻了 现在要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来解释 自然选择的结果

延伸阅读

拉马进化学说意义?

拉马克认为,环境变化了,使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有的器官则由于不用而退化,这就是“用进废退”。

这种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下去,这就是“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曾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他的”用进废退”观点。长颈鹿的祖先预部并不长,由于干旱等原因。在低处已找不到食物,迫使它伸长脖颈去吃高处的树叶,久而久之,它的颈部就变长了。

一代又一代,遗传下去,它的脖子越来越长,终于进化为现在我们所见的长颈鹿。

什么是获得性?

获得性亦称“习得性”。与“本能”相对。人或生物在后天生活中由学习得来的心理特性。如语言、知识、技能和技巧、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获得性与本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幼儿生来具有发音器官,能发出声音,这是本能,但说话非本能而属习性。儿童可能学会说汉语、日语、英语或其他语言,这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获得的习性。

获得性能否遗传颇多争议。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及其后继者认为,父母的某些习性可以遗传给子女,代代如此,导致物种进化。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等则认为,习性不可能遗传,但能改变身体的某些结构,通过遗传素质来增进后代学习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