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境是什么意思?
无我之境是近代王国维用语。与有我之境相对,指意境交融,物我一体的优美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界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区分。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韩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延伸阅读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哲学思想怎么理解?
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曰:“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蓍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其主要观点为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物观物,结果给人的美感是优美,而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我观物 ,结果给人的美感是宏壮。
所谓无我之境不是作品不带任何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而是指审美主体“无丝毫生活之欲”与外物“无利害关系”,审美时“吾心之状态部”,全部沉浸在外物中,达至与物俱化的境界。如“采菊东蘺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所谓有我之境不是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之境,而是指我之意志尚存,且与外物有某种对立关系。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起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竹里馆古诗赏析 无我之境?
竹里馆古诗赏析
《竹里馆》为五言古绝,总共也才四句二十个字。王维这短短四句平常字词,选取了一些在辋川
甚至是人间常见的意象“幽篁”、“弹琴”、“长啸”、“明月”、“深林”,巧妙地构建出诗词艺术创作中的另外一个境界——无我之境。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无我”是相对于“有我”而言。什么是“有我”、“无我”?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经做过阐叙: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这话不难理解。“有我”,即是“以我观物”,而“无我”,则是“以物观物”。
有我之境,就是诗人写诗人自己的活动和情感;无我之境,就是诗人把自己当成客观对象来描写。
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例子?
所谓“有我之境”,是指诗人把自己的感情移入景物之上,物因情迁,移情的结果,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把自己的情感意趣隐藏起来,物和我似乎合而为一,使人看不出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就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我之境是什么?无我之境是什么?怎么区分?
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的吧。
从文学意象来说,有我之境指那种作者参与其中的境界。
例如“泪眼看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有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泪眼”。
无我之境指作者似乎不在描写的范围之中。
例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里纯属写景、造境。
最简单的区分就是词句中有无作者或者主人公。
现在还有宗教、道德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里不再多说。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名词解释?
近代学者王国维(1877—1927)从物我关系的角度所概括和总结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两种审美境界。
王国维在其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概念,认为只有营造出境界的诗词才是上乘之作。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诗词的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用“境界”论述诗词的演变,评价作者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
围绕“境界”,他又提出了若干命题,“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对术语。“有我之境”,就是词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文学形象之中,使得文学形象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无我之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融入,只是这种感情冲淡平和,也可以说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与文学形象形成了契合。
在王氏看来,“无我之境”无需刻意雕琢,巧然天成,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怎么理解?
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而所谓“无我之境”是指那些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对于其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是“情景说”,即从情和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
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感情外漏,后者感情冲淡,感情内蕴。
第二种可谓“心物说”,即从心与物的不同关系上解释。
这种观点认为,两种境界实际上是心与物结合的两种不同形态,前者是物的“人化”,后者是人的“物化”。“心”指感情,所以“人化”即感情化,“物化”即感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于物的如实描写中。
第三种可谓“移情说”。
即认为两种境界的共同点是移情作用的表现,但前者主体色彩浓厚,后者主体色彩相对淡薄;前者对象受到改造痕迹明显,后者则外射于对象的主体内容与自身意蕴和谐融合。
第四种可谓“利害关系说”。
即从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否存在着利害关系的角度解释。“有我之境”即诗人看到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景物,为之激动而把自己的感情移加到景物上去,“无我之境”是诗人超越了对象所表现的意义,排除其对人的利
无我之境名词解释?
指诗歌中诗人感情比较隐蔽,以物观物,物我难分的境界。
如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称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则称之为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自然诗创作传统,西欧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创作了大量的自然诗。但从整个传统来看,中西自然诗在美学境界上存在着微妙而有本质意义的差别,即中国自然诗创造了“无我之境”,西欧自然诗创造的是“有我之境”。关于这一点,通过中西方自然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他们之间的差异从更根本上说是两个文化传统的差异,即中国有着悠远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西欧则主要是“天人相分”的传统。
什么是“有我之境”?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在所创造的诗境中,作者移情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