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红线什么意思啊(细细的红线什么意思呀)

细细的红线什么意思?

1.《细细的红线》又名红色警戒线、细红线。是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1961年所著战争小说,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并且先后于1964年和1998年两次被改编成电影,第二次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第七十一届奥斯卡电影节上获得七项提名。

小说讲述了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某团第三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的歼灭战,战斗异常惨烈,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小说详尽地描述了这场腥风血雨、艰苦卓绝的战斗,从部队搭乘运输舰远涉重洋在瓜岛登陆开始,长驱直入,殊死搏斗,全歼日本守军,到准备向下一个战场新几内亚进发为止。本小说中译本于2006年4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当时的书名为《细红线》,2013年再版时更名为《红色警戒线》,同第二部改编电影在国内首映时的译名保持了一致。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再次引进电影时将译名改为《细细的红线》,并在大众中一直延续了下来。

2.高德地图上的细细的红线:代表前方车辆多 路况严重拥堵(一般是出现交通事故了)

延伸阅读

笔记本屏幕出现一条细细的红线?

可能是显卡有问题了。如果找得到显卡驱动的话,可以尝试把驱动重新安装一下。安装好后还有这个问题的话就需要备份数据送修了。

细细的红线票房?

细细的红线的票房是;3640万美元。

《细细的红线》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泰伦斯·马力克执导,西恩·潘、伊莱亚斯·科泰斯、詹姆斯·卡维泽、本·卓别林、尼克·诺特、艾德里安·布洛迪等主演的电影。于1999年1月15日在美国上映。

细细的红线的内容介绍?

《细细的红线》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泰伦斯·马力克执导,西恩·潘、伊莱亚斯·科泰斯、詹姆斯·卡维泽、本·卓别林、尼克·诺特、艾德里安·布洛迪等主演的战争电影。该片讲述在1942年到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一个名为“查理斯火炮连”的战争故事,于1999年1月15日在美国上映1。

电影细细的红线演员?

细细的红线 The Thin Red Line (1998)

主演: 西恩·潘 / 伊莱亚斯·科泰斯 / 吉姆·卡维泽 / 本·卓别林 / 尼克·诺特

类型: 剧情 / 战争上映日期: 1998-12-23

电脑屏幕出现一条细细的红线怎么办?

不知道你的是什么屏幕。看你的问题最有可能的是数据传输的问题。试试把线、显卡拔下来在借口处清理一下,重插一次能不能解决。 或者借邻居的显示器试试看,如果别人的屏幕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就说明是你的显示器的问题了。

细细的红线电影导演是谁?

《细细的红线》电影导演是泰伦斯·马力克。

知识扩展:

《细细的红线》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泰伦斯·马力克执导,西恩·潘、伊莱亚斯·科泰斯、詹姆斯·卡维泽、本·卓别林、尼克·诺特、艾德里安·布洛迪等主演的战争电影。

该片讲述在1942年到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一个名为“查理斯火炮连”的战争故事,于1999年1月15日在美国上映。

细细的红线深度解析?

《细细的红线》是我看过的战争片中最细腻的一部。

片中有战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戏份,但谈不上精彩,比起《现代启示录》、《拯救大兵瑞恩》甚至可以说显得单调而苍白,但泰伦斯·马利克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多热血而震撼的战争片都在讲战争,而他讲的是战争中的人,那么多英雄主义的战争片(比如《风语者》、《珍珠港》)都在渲染独当大任的英勇军人,而他描绘的只是一个个被迫作为战争元素、微不足道的可怜人。

电影《细细的红线》到底要表达什么?

《细细的红线》是一部意识流、反类型、叙事独特、大牌云集的战争片,我也曾想顺着这个思路好好领会,却抗拒不了内心真实的声音,我实在无法喜欢上这部电影。

影片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日双方在南太平洋的瓜达康纳尔岛进行激烈的战斗,“查理步兵连”受命正面强攻,去夺取被日军占领的山头阵地。故事的情节,就随着士兵们在浴血奋战中的不同命运而展开,带来战争和人性的思索。

可能叛逆期来得晚吧,我现在比较反感那些总叨叨“你应该这样想”的做法,更别提电影主要应通过叙事、表演和镜头语言来传达导演的想法,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也可以不同。

但这部电影不仅点题的旁白比演员的台词还多,贝尔妻子在海边、草地、窗前、床上的无数闪回镜头更让我抓狂,敌人失败后崩溃、麻木、痛哭的大特写、长特写还不断重复……这样的强力灌输,让我颇感疲倦。

和以往的战争片不同,本片没有典型的主角,也没有常见的叙事架构,有点象纪录片的风格,只是松散自然地,将一众官兵在激战中的状态真实地展现出来。

他们在抢滩登陆前会焦虑不安、在发起冲锋时会恐惧至胃痉挛、战友受伤哀嚎时会心痛无助、看到残缺不全的尸体会崩溃发狂、被点名去执行危险任务时会害怕得手足无措;他们也会在战斗间隙想起深爱的妻子、怀念与孩童潜水的畅快、好奇地去挑弄含羞草、享受片刻暖阳和煦风……

清澈的溪流、茂密的丛林、参天的大树、自然栖息的动物、与世无争的部落,南太平洋岛上的宁静祥和,一如人类的善良纯真和天理良知,因血腥暴力和冷酷无情的战争,面临毁灭。

在生死一线之间,诚如史塔洛上尉所说“最难的是,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用”,但人们所执拗坚守的,还是自己心中那条“细细的红线”。

维特是个逃兵,他一度想逃离这个充满杀戮、自我毁灭的世界,找到另一个美好的、尊重生命的世界,获得内心的平静。回到战场后,维特不顾军士长威尔士让他自保的劝告,不仅奋勇作战、抢救伤员,还勇敢加入了炸碉堡的突击队。

在一次主动参加的侦察任务中,维特为送回消息、拯救两位战友而被日本兵包围。面对黑洞洞的枪口,维特在最初的慌乱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为战友赴汤蹈火、从容牺牲,这就是维特一直追寻的“生命的光辉”。

军士长威尔士,是一个矛盾人物。他认为“在乱世中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不要白白送死,没有另一个美好世界,这是唯一的世界”、“也许是因为我看得太多,根本就失去感觉”,但当一名士兵被敌人打爆肚子痛苦挣扎、众人无法营救时,威尔士冒险穿过火线,给他送去吗啡,让他在生命的最后得到安慰和平静,而事后,威尔士更是断然拒绝了战友为他邀功的提议。

无论是战场抗命,拒绝让全体士兵正面冲锋送死而被免职的史塔洛上尉;还是怀着对妻子浓烈的爱、报着必死信念勇敢战斗,却遭遇妻子背叛的贝尔;还是骁勇善战却误拔拉环,为保护战友,毫不迟疑用身体挡住手榴弹身亡的凯克……他们也都在生与死、坚守与泯灭之间,恪守了自己的信念。

“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