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题目怎么解?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1.表内除法
(1) 平均分:每份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 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分 (3) 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4) 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乘( )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5)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
用除法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 ÷ 一单价=数量 总购 ÷数量 =单价
2.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求在先算的下面画横线)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先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综合算式时,如果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3.有余数的除法
(1)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求最大的余数是几就用除数减1,最小的余数是1。 (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①解决乘船(车)、住房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加1” ②解决购物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去掉余数。
③解决规律排序问题时,找出排列规律是关键(用圈一圈的方法),用除法算出结果后余数是几对应是第几个,余数为0则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4.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
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结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用算盘记数:在算盘上选择靠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拨珠时,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
一位一位的比较。
5.图形的运动(一)
(1)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平移现象:物体做平移运动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本身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3)旋转现象:物体旋转时,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6.克和千克
(1) “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克”(g)作单位,一个2分硬币约重1克。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为 单位,2袋盐重1千克。
(2)克和千克的换算:1千克 = 1000克
7.数学广角
简单推理:多个事物的简单推理,一般先根据题意确定最直接的答案,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答案。
延伸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八百多估800还是900?
二年级的近似数是个范围值,指的是接近准确数的整十、整百、整千:如七百多,向左可以近似成700,向右可以近似成800,不能近似成600或900,但是除了九百多、九千多以外,不跨越最高位单位,暂不提四舍五入。课本98页第6题,八百多进1法估,近似成900,900+900+900=2700(人);小于3000,能坐下;课本99页第8题,七百多去尾法估,近似成700,九百多去尾法估,近似成900,700+900=1600,多于1500,答:够。
2年级下数学有什么课?
2年纪下学期的数学主要是学习认识认识五位数啊,还有100以内的加减法了,还有乘法口诀等等,还有闹钟,长度单位米,分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四舍五入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四舍五入法的方法如下:取近似值的方法有三只 第一种是四舍五入法,这种方法是要比要保留的位数多看一位,如果这位数字比五小 就把它省略掉 如果这个数字比五大或等于五,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
第二种方法是进一法。
第三种方法是去尾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难易程度?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难易程度:首先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多位数的加减法,老师在上新课前关键是要结合本班学生学习差异不同这是最难的一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备好课,列好本节课的教学计划,灵活使用,启发式教学着重提升平衡学生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