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都有哪些啊?
藏族的舞蹈有:
1.锅庄舞
集体舞,几人至几百人不等,围成一圈,顿足为节,连臂跳歌。边歌边舞,节奏以歌而动,舒畅悠扬,优美壮观。锅庄舞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弦子舞
以弦子、胡琴伴奏领头,众人引唱起舞。
3.踢踏舞
藏语叫“堆谐”,系古典宫廷舞,起源于17世纪,后传到民间,不断完善改进,它以踏步为节,注意脚下节奏变化。又分节奏较慢的“降谐”、节奏较快的“觉谐”两种。
4.热巴舞
热巴是对民间艺人的称呼,讲说、唱、舞融为一体,金铃银鼓相伴,又称“铃鼓舞”。
延伸阅读
藏族十大经典舞蹈类别?
藏族舞蹈类型: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谐》也称为《弦子》
藏族舞蹈介绍?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具有着别样的特点,藏族有着自己本族的优美舞蹈,十分漂亮。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藏族主要有以下几种舞蹈:
1、果谐:果谐是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索”,工布地区称“波”或“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卓”或“果卓”(俗称锅庄)。
2、堆谐:
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最初只用札木聂伴奏,后发展为小型乐队伴奏。
3、弦子:
藏语称“页”、“伊”或“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是腿部的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地,小而快地的弹性动作,有时弹性动作会替换为连绵柔韧的屈伸动作。藏族舞蹈的颤动或屈伸步法要随着身体的重心移动,移动的同时要带动身体放松的上肢,手臂要随着舞蹈动作产生飘动的感觉,自己不能刻意的去移动身体的上肢,藏族舞蹈的身体上肢不能有丝毫的主动表演行为。
藏族舞蹈着重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有一种劳动动作形成的协调美感,藏族舞蹈在跳动时,非常强调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等身体部位的配合,男女舞者的动作配合给人一种奇异的优美感觉。
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与汉族等周边民族舞蹈互相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是由农牧文化与藏族文化融合产生的,藏族舞蹈在跳动时,有鲜明的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的色彩,会因为区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风格变化。
藏族舞的特点和风格?
藏族舞的主要特点是,颤、开、顺、左、绕,它们又被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区别于其他的舞蹈形式。藏族舞蹈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时自由奔放,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藏族舞总体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同样都舞姿蹁跹,舞蹈风格和形式独具特色,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
藏族舞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称,发源由来已久,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和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和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
藏族人跳什么舞蹈?
藏族舞蹈主要有“卓(锅庄)”、“依”、“热巴”、“则柔”、“锅瓦”、“拉什则(神舞)”、“莫合则(军舞)”、“跳欠”(寺院僧人舞)等很多种。每种舞蹈都自成体系,风格各异。“锅庄表演”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十几人、几十人皆可,常常是男女各半,无时间、地点限制,围成圆圈一起跳唱。歌的内容主要是赞颂山水人情,歌唱友谊理想。藏族歌舞的特点是歌舞一体,有歌必有舞,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舒展洒脱、情绪热烈,气势粗犷,从中表现出藏族人民豪放、刚强、坚毅的性格和情怀。
怎样跳好藏族舞?
跳好藏族舞蹈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即:肢体的训练、舞蹈风格的把握、动作节奏的处理。
首先,从肢体训练上掌握藏族舞蹈的体态和动律。藏族舞蹈独特的体态共同特征,中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九十度的前俯。藏族女性的形态特征,前倾、含胸、垂臂、懈胯,在运动中习惯于将多流动、多变化的下身动作与上身动作相随,形成自然悠摆的舞蹈特点。藏族男性是以膝部以下的外开行到懈胯、垂臂的体态特征,结合下肢动作的主动,带动上肢动作的随动,形成特有的舞蹈动态。 在藏族舞蹈中,女子舞者的上身动作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而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则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关于藏族的形态美,藏文古籍对舞蹈者的形体要求有:“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其次,从肢体动态特征上把握舞蹈的风格特征。跳某个民族的舞蹈。就是演绎某个民族的文化。在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上,加强对藏族文化的了解,感受生活环境、民俗民风、宗教信仰,了解与该民族生存意识相关的东西。柔、屈、颤是藏族舞蹈内在的风韵,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同时肢体动作与节奏配合也十分重要,重拍是脚步轻快的向上提起,而不是用力的向下跺脚,在提起的同时加上身体自然的摇摆,膝部随之微微的颤动。舞者要体味气息在身体中流动,肢体动作和气息在节奏中恰到好处的融合。
最后,从表演技巧上艺术化处理动作节奏。舞蹈离不开节奏,正如生命离不开呼吸。以恰当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去构造舞蹈,就如调整了呼吸,使生命稳键而顺畅。另外处理节奏,不仅要从舞蹈本体下功夫,还要增强对音乐理论素质的培养、对充满节奏韵律生活的关照。
藏族三大歌舞分别叫什么?
藏族三大民间舞蹈如下:1.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2.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
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自右而左,边歌边舞。
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
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3.弦子舞,藏族称谐。
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
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
藏族舞十大经典舞蹈?
1、《天浴》
上海歌舞团女子藏族群舞。
2、《库马拉》
潘志涛一家三口跳藏族舞
3、《仓央嘉措情歌》
藏族群舞
4、《布衣者》
舞蹈学院男子藏族群舞
5、《牧羊姑娘》
藏族舞
6、《嘎鲁情歌》
藏族双人舞
7、《美丽姑娘卓玛拉》
女子藏族四人舞
8、《卓玛》
女子藏族双人舞
9、《天路》
优秀表演奖藏族舞
10、《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
女子藏族群舞